小小粽子,包的是团圆,聚的是人心。提起前几天过端午节,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包粽子,今年70多岁的李降临有几分感慨,街坊能像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包粽子,这样的小区并不多,我们的红专南路社区就是这么幸福。
党员做表率 服务求实效
雁塔区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社区一共有42栋家属楼,4515户、13565人。社区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间小平房当办公室,干活的有3个工作人员。但放眼小区,光下岗职工就有两千多,想要搞好社区服务,让大家满意,不容易。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说。
社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家里的事,邻里的事。想开展工作,就得有抓手。我是党员,我知道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也要凝聚党员,让党员团结起来,为群众服务。闫中华说,当时小区一共有100多位党员,我们拧成一股绳,白天晚上挨家挨户了解困难、问题,听群众的要求,一点点开展工作。
社区工作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都是具体的、琐碎的事。举个例子,2009年前后,有个空巢老人下不了楼,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不能不管,社区的党员就带头每天给老人送饭,定期给老人洗澡,我们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后来就吸引了志愿者参与,一起帮老人维持正常生活。闫中华说,服务群众做得好不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有说到做到,动真的,才能凝聚人心。
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
随着离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推行,2003年,红专南路社区正式接收了驻地单位石油勘探仪器总厂的337名离退休党员,社区党员人数骤增至453人。社区及时从工作思路、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创新,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社区党委,并在党委之下设立党支部。
我们每个支部都下辖有党小组。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我们把支部建在楼栋,把党小组建立在单元,密切了党支部和党员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闫中华介绍,社区的各个支部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中心、物业、业委会等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亮出党员身份、参与社区建设和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涉及生活、邻里的问题由业委会、居委会党员解决,涉及物业的问题由物业党员解决,问题能解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就能扩大,群众就信服。
让关爱在社区传递
漫步在红专南路社区,不仅有24小时值班的综合服务大厅,还有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工作站等便民设施,粮油店、理发店、干洗店等低偿服务场所一应俱全,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养老康复中心也将投用。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红专南路社区上百位居民自发聚在一起包粽子,就像一个大家庭,老老小小其乐融融。现在的社会,像我们这么有爱的小区不多,我们很知足。社区居民周凯说,社区干部、物业干部、社区党员、楼栋长等人员的照片和服务电话就在小区的墙上,联系电话24小时畅通,随时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60多项荣誉,涌现出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丁水彬、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闫中华等先进个人。红专南路社区不仅有干净整洁的硬环境,更有以党建引领强基础、共驻共建强服务、创新载体凝人心的软环境,是实至名归的和谐、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