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名师"复盘"陕西高考作文题:引导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2016-06-07 16:30  西部网

高考第一场首场考试结束,考生轻松迈出考场。

今天(6月7日)上午11时30分,2016年陕西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西部网记者了解到,陕西高考语文使用全国Ⅱ卷,作文题为“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该作文题具体材料为:“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三年级语文组组长刘海华认为,这道作文题沿袭了2015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意料之中和情理之中”。她认为,过去传统的作文题是代圣人言,“而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代语文言、代语文教学言、代学生自己言的清新气息,是一个很难得的回归。”

陕西高考作文题人人皆能言 但出彩不易

“语文说到底是‘人学’,其外延是生活,高三学生经历了十二年的语文学习,对这个作文题,人人皆有心得,人人皆有发言权。”刘海华认为,这道作文题在审题难度小,写作中不容易偏题脱题。

虽说此作文题人人皆能言,但刘海华认为,出彩不易。“这道作文题考察的是考生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状态和语文基础,对那些平时阅读广泛、表达能力强、语文素养好的学生是一种回馈,会为他们的高考语文成绩锦上添花。”

刘海华说,考生在写作中可以偏重于“三选一”、“三选二”的阐述,也可以进行“三者各有千秋”的论述,只要立意清晰,都符合题目要求。而事实上,培养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都很重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真实表达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可能更容易出彩。”

高考作文成语文教学“指挥棒” 引导贴近生活

“统观今年三套全国卷的作文题,全国Ⅰ卷关注教育方式,全国Ⅱ卷聚焦语文素养的提升,全国Ⅲ卷则涉及模仿与创新的关系。三套作文题要么有时代的趣味与诉求,要么回归生活、回归当下、回归语文本质。”

刘海华说,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回归语文本质、回归生活本体的特点,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和“望远镜”,引导语文学习和教学去功利、去浮躁、贴近生活、广泛阅读。

“近年来的语文高考作文题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加强应试训练,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回归语文本质,紧密地联系生活、思考生活。”刘海华说,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日常的积累,才能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记者 彭芬)

全站热点
县统计局四项措施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2016-06-07 13:03阅读

社区办精彩活动 居民提前过端午

2016-06-07 09:46阅读

高考期间临潼区城改办采取三项措施加强项目工地噪声监管工作

2016-06-06 18:16阅读

碑林检察院全力打造阳光检务

2016-06-06 10:01阅读

陕西省要求“六查”“六个不放过”确保安全度汛

2016-06-04 08:33阅读

谭家街道计生科组织亲子活动

2016-06-03 12:53阅读

“新光奖”全国动漫舞台剧邀请赛启动

2016-06-02 17: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