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灞桥区委、区政府按照《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思路,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资本推动、板块推动、项目推动战略,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加快发展”的思路,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利用文化底蕴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使文化产业与经济深度融合并健康发展。
(一)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在深耕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同时也一直在朝多元化的新兴产业发展,从去年的首家动漫企业入驻到今年的电影院线影城爆发式增长,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1.电影院线影城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截止2015年12月,我区已为奥斯卡和时代华纳俩家电影院线发放电影放映许可证,(还有一家中影院线正在办理手续)不仅实现了我区电影行业从无到有的跨越,而且电影票房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根据奥斯卡影城上报的数据,4-11月全年票房累计达660余万,观影人数20余万。时代华纳影城将于贺岁档和灞桥观众见面,届时爆发式的票房增长也可预期。
2.拥有以文化文化娱乐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5月底,我区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43家,涉及其中的9个大类,其中重点调查单位为22家,相关文化产业单位中小微企业居多。
3.拥有文化产业发展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优势。我区共有文物点352处,其中国家、省、市文保单位12处,有“非遗”线索200多条,其中有10项已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拥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态资源优势。有风景秀丽的白鹿原和洪庆山森林公园,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灞河湿地公园、长安码头等文化自然景观;依托灞柳、灞水、灞桥这些独有的文化资源,举办的大学生赛艇赛、洪庆山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举办灞河湿地公园开园文化论坛、摄影展、民俗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广泛参与;依托白鹿原文化优势,利用白鹿原地区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农田、果园、观光示范区和大规模研发机构结合,突出葡萄、樱桃等种植、采摘,体现参与、体验、休闲等文化特色,开展白鹿原樱桃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逐步使白鹿原具备较为成熟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区,将其打造为陕西最具魅力的原文化(白鹿原)体验地。
5.半坡国际艺术区的文化创意优势。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半坡国际艺术区,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遵循保护性利用为主,改造和整理为辅,少量补充兴建的原则,将艺术区打造为一个集历史文脉、当代艺术、文化产业、建筑空间、休闲生活于一体的高端艺术园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已于2014年完成全部投资,2015年4月正式开园,截止目前已入驻103家文化、娱乐、餐饮企业。全年共组织各类有影响力的活动100余场。
5.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名人优势。有以陈忠实为引领的一批文化界名人,如王西京、崔振宽等,以名人为纽带,发挥名人文化效应,在灞河沿岸,引进陈忠实文学馆、崔振宽美术馆等文化名人名馆,培养、发掘、资助陕西乃至全国优秀人才的艺术创作;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以推动地方美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引进杨志印艺术馆、西安东韵乐器有限责任公司和白鹿音乐厅项目,为灞桥文化产业增添了新的元素。举办的中韩国际美术交流展、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青年国画展等创新性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二)文化产业政策落实情况
灞桥区政府为了加快实施“建设生态新城、实现跨越发展”战略,推近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制订了《灞桥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对我区文化产业工作做出具体规划,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情况。
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大高等院校与文化企业人才培养、研发等基地的设立力度,大力培养、引进高级管理、经纪、创新等人才,聘用高水平人才。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发展文化产业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为解决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性人才匮乏等问题,从2012年起,我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并纳入每年财政预算,用于重点扶持我区鼓励优先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单位,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扶持、推动、调控和服务作用,成为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业、社会力量与研究人员互动的公共平台。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处于探索、培育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尽科学。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中小微企业居多。
(二)文化相关产业制造业行业单一。
(三)缺少大型的文化产业批发零售业。
(四)其他服务业单位行业分布集中。
(五)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缓慢。
(六)文化产业企业经营人才极度缺乏,投融资体系薄弱。
三、灞桥区发展文化产业采取的措施
文化产业是连接文化和经济的纽带,是地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大灞桥文化产业的培育力度,优化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环境,引导文化产业在辖区逐步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逐步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主导产业。
(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一是努力培育并形成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如招商引资、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平台建设。二是加强规划导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形态布局、项目设计、实施步骤、发展举措等,将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结合起来,使区域文化产业真正走上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辖区人文优势,将历史资源、现代资源、自然资源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半坡国际艺术区的改造提升,加快建设半坡遗址公园、纺织工业遗迹博物馆、白鹿原民俗村、灞桥湿地公园二期、崔振宽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继续扩大樱桃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等活动的品牌效应,壮大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旅游品牌。
(三)依托自然资源,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以项目带动为载体,做大做强,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依托半坡国际艺术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交流活动,打造东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依托灞桥湿地公园,结合白鹿原资源优势及农业特色,依托白鹿原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白鹿原旅游观光区;依托浐灞天然优势,着力构建生态文化、创意文化、休闲文化体系,打造浐灞生态文化休闲区。
(四)强化人才支撑,构筑人才高地。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着力培养和引进文化的专业人才,出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的考虑,更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文化品位的人才,以及懂市场运作、有较高经营管理才能的文化产业高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深厚人力资本。
(五)加快培养文化市场主体,创造良好运营环境。通过对现有的文化经营单位实施正面引导,使其改造提高档次品味,以促进和规范文化娱乐经营单位的管理。力争让高档次、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的文化娱乐经营单位逐步占据市场主流,形成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与国际娱乐业在运作方式上接轨的文化娱乐经营单位。鼓励非公有资本兴办文化事业,进入文化
(六)强化人才力量,构筑人才高地。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着力培养和引进文化的专业人才,出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的考虑,更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文化品位的人才,以及懂市场运作、有较高经营管理才能的文化产业高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深厚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