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在关山有种绵软香酥叫油糕

2016-05-31 15:15  兵马俑在线

刚打开包装就迫不及待捏起一个, 咬上一口还热乎乎的油糕, 糖汁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再咬上一大口, 还很热的糖汁, 烫得史选民和妹妹们开心得直扮鬼脸……六十年代, 在关山镇关山村, 对于10岁的史选民来说, 每个月最开心的事情, 就是自己在食堂工作的父亲花不到1毛钱, 为他和两个妹妹买回三个好吃的油糕。时光荏苒,50多年过去了, 这段有关油糕的记忆让史选民刻骨铭记, 从帮助父亲做油糕, 到和自己的妻子、 儿子一起做油糕, 在阎良区关山镇, 史选民一家三代人都会做这种绵软香酥的陕西美食 — —油糕。

三代人钟情做油糕

在关山, 每月逢3、7、10日都有大型的农村集会上, 油糕是逛会时百姓最爱吃的一种特色小吃。五月端午, 当地老年人还有给孩子送油糕的习俗, 寓意甜蜜圆圆节节高之意。

因为做工考究, 味道正宗,买油糕的人很多, 端午节这一天也是史选民一家最忙的时候, 早上4点起来就开始烫面准备, 一直忙到下午两三点。按照每锅面20斤算, 就端午一天史选民就要烫10几锅面。

63岁的史选民说起家族做油糕的历史很是自豪。从小在锅台边看着父亲做油糕, 结婚后妻子跟着父亲专门学做学卖, 自己的儿子高中毕业后也心血来潮跟着学起做油糕。

” 三代人都在做油糕, 爱吃,更是充满了感情呀! “史选民的妻子苏英玲做了近40年的油糕,她总觉得只要村里人爱吃, 她就很开心, 并且会一直做下去。

每道工序都很讲究

虽然不逢集会, 也未到端午, 史选民夫妇兴致颇高, 叫上自己的儿子史永华准备生火热油, 现场给记者展示关山油糕的制作工艺。

“首先面粉要选好, 要选好面粉。 ” 史选民生火, 苏英玲烧水, 史永华负责烫面……不大的厨房里, 三个人配合默契。烫面是整个工序一开始最重要的环节。水烧开后, 待沸腾退去, 掌握好比例, 史永华将一大盆面倒进开水锅中后, 迅速操起擀面杖顺时针搅拌起来, 直到没有任何面疙瘩, 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几分钟。

搅拌好的烫面被倒在案板上, 需要有一个 “凉” 的过程, 也叫 “醒面” , 待凉点后, 史永华才开始揉面, “面要软硬适中, 太硬油糕容易炸开, 太软不好成型,影响口感。 ” 围裙一系, 史永华看着还真有大厨师的范儿。

筋道光滑的面揉好后抹平在案板, 还需要半个余小时的“发酵” 过程, 史选民捏了捏面检查软硬, “咱儿子那是得了他爷爷的真传, 你还不放心呀! ” 妻子苏英玲笑着说。

盆里面是做油糕用的白糖和黄糖, 苏英玲说白糖属凉性的, 黄糖暖胃, 加点芝麻掺在一起更科学好吃。

热乎乎的油糕来了

要包油糕了, 史选民拿出两个分别盛有菜油和碱面的碟子,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 手上粘上油和碱面一会儿包油糕的时候不会粘手。

块面搓成条, 揪一小团, 在案板摁平成薄皮, 放馅, 收口……也就十几秒, 记者还没看清楚, 一个圆圆扁扁的油糕就做好了。这道工序绝对是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儿, 除了馅, 要把“气” 也包进去, 这样炸出来的油糕才是鼓鼓的感觉。这道工序,苏英玲笑着夸儿子做得比他要好多了。

这边包得不亦乐乎, 那边油开了。 “要控制好油温, 太高的温度, 会将油糕一下子炸黑的。 ” 史选民跟儿子配合着一起炸油糕,这个环节, 漏勺讲究在锅中一个方向旋转。3分钟后, 原本沉在锅底的油糕渐渐飘起来, 在略微炸一下, 黄亮亮的油糕就出锅了。 “热乎乎的油糕来喽! ” 端起盘子, 史选民居然唱了起来。

全站热点
集贤镇层层把关抓防汛

2016-05-31 12:00阅读

延光社区举办青少年演讲比赛

2016-05-31 09:45阅读

环保长安分局组织召开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推进会

2016-05-30 16:30阅读

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姬家街办启动慈善关爱行动

2016-05-30 09:05阅读

灞桥区红旗街道创新举措深化志愿服务工作

2016-05-28 08:23阅读

区委党建指导员深入环西街道讲党课

2016-05-27 17:46阅读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赴泾渭调研

2016-05-27 09: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