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秀丽的秦岭,赋予了长安钟灵毓秀、厚重的人文历史,赠予了长安物华天宝。辉煌而沧桑的历史为这块热土蓄积了巨大能量。
长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通衢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创新善为的发展之力造就了今日的魅力城市。如今的长安,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精彩互动,重点项目与特色产业相得益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一跃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最具发展活力的都市新区。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新起点、新形势、新要求,长安区立足于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目标定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为主题,全力实施产业强区、生态立区、统筹城乡、创新驱动、改革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五大产业、三带长廊、四大板块、八大园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使区域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长安区330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68.37亿元,拉动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5.01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42亿元,同比增长25.7%,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长2.56%,均位居西安市各区县前列。
新的思路孕育新的发展,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在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长安区主动承接西安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顺应西安南融的发展趋势,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示范区为目标,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常宁新区;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培育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大力支持西安高新区和西安航天基地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区属工业园区发展规模,加快搭建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一心五城。同时,以全省一流,全国有名为赶超标准,牢固树立招大选强的招商理念,坚持从外引、向上争、朝内挖三大基调,积极开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主题招商活动,通过更加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不断拓宽招商领域,着力完善服务机制,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区内地铁2号线连接西安南北,西部大道、南横线、环山公路、西沣公路、雁引公路等交通干道交叉互通,长安已成为了一座便捷之都。以建设品质西安为契机,长安区全面推进治污减霾、市容环境、城市安全运行等综合治理,完成了城区架空线落地及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提高了城市架空线落地和配电自动化水平;增强了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园核心区加速发展,东部建材基地4个新型墙材企业建成投产,促进了现代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宜居优美。46%林木覆盖率的长安大地苍翠神奇,与植被茂密的终南山一起构成了西安的生态屏障。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蓝天、碧水、绿地、田园的新家园,成为了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如今,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风光秀丽、风景如画;上王村、祥峪沟、清北村为龙头的农家乐享誉全省。长安,以其独有的生态资源创出山清水秀、大绿大水、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彰显出山水长安、生态南城的绿色品牌。依托丰富的人文优势,长安区还充分发挥科教产业的集聚辐射作用,区内30余所高等院校,20余所科研机构,已成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活力源泉。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围绕三个长安发展建设目标,长安区创新制定出《长安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属地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坚持对影响区域发展的违法犯罪零容忍打击,对有利于全区发展的重大项目零门槛服务,对经济发展有贡献的企业零干扰保障,努力打造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配套完善的生活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基层依法办事的行政环境,有效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按照招商项目抓对接、在谈项目抓促进、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的原则,不断强化项目服务,全力打造服务最优、政策最惠、环境最美的投资沃土。
如今,创新发展中的长安已成为了生态旅游的胜地,投资开发的热土。美丽富饶的长安大地,春潮涌动,宏图初展,全民创业,蒸蒸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安,这座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的魅力新区将崛起于三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