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见 证——周至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主任张应忠营改增纪实

2016-05-13 10:06  兵马俑在线

如 石

周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刚刚苏醒的张应忠看到单位领导、同事在陪着他,他语气低沉而略带生气地说:“放心,我没病,你们还不赶紧回单位忙工作去,可千万不能让咱们局的营改增工作落下呀!”

日子就是这样一秒接着一秒,一天接着一天,前赴后继,永不停歇来到的。咋回事?原来在2016年4月29日下午,正在紧张工作的张应忠突然间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下子跌倒在地上。身边的同事见状后吓坏了,七手八脚赶紧将他送往周至县人民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突发性心脏病,立即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5月1日,当他在病榻上得知周至县国税局的营改增多项工作顺利完成时,他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现任周至县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主任的张应忠,是陕西周至人,他1960年5月出生,1984年10月参加工作,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税收管理员,所长,监察室主任,征管科科长等职务。由于工作突出,荣誉纷至沓来,连年获“优秀公务员”、“青年标兵称号”、“市局先进工作者”,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大山的儿子”。

行文至此,有必要把一直镶嵌在他心上的“营改增”概念啰嗦地解释一下。“营改增”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由于“营改增”业务刚刚进入试点阶段,工作人员对于政策规定和业务办理都有很多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为了尽快熟悉业务、适应工作,张应忠每天下班后先要组织大厅工作人员集体培训1小时,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项工作是全新的,只有尽快学习了解掌握,才能将工作做到位,所以再忙再累也不能让对新政策规定的学习在办税服务厅断了档。工作起来忙而决断的他,在彰显国税人形象时,有时候也显得婆婆妈妈,他总是告诉大家:“办税服务厅是纳税人接触咱们国税的第一窗口,咱们代表着周至国税形象。特别是在“营改增”试点这一特殊时期,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提高认识,抓紧学习,熟悉业务,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其实,张应忠这几年一直疾病缠身,可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一边用顽强的意志和病痛作斗争,一边扑下身子干好本职工作。直到今年3月,瘦小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他才住进了医院,接受了前列腺手术治疗。可就在这时,“营改增”工作启动了。张应忠不顾术后尚且虚弱的身体,立刻办理了出院手续,风风火火赶回单位,步履匆匆回归岗位。与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一起,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处理各项营改增业务。他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有的时候,忙得常常忘记了吃药。为此,爱人李彩霞心疼的抱怨他,“老张,你不要这样不要命地加班了,行不行?”可他呢,只是呵呵一笑,然后又急匆匆地赶往单位去了。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把这一天的事做好”。这是常挂在张应忠嘴里的口头禅。好多人都在善意地询问,你看张应忠这人像什么?可大家的回复却出奇的一致,他就像老家大山深处坚硬的秦岭石。

如 鼓

“没事的,人就是要忙起来,这不算啥!”熟知张应忠的人都知道,一旦在他面前提起他工作太辛苦的事,他就一直这样应答的。

2015年5月,县局大厅一名副主任调往西安市税务干部学校工作;今年3月起,另一名副主任又抽调至省局金税三期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张应忠一人带领办税服务厅全体人员,一边坚持做好日常工作,一边加班加点将系统中筛选出的纳税人信息补充完整。从今年3月至今,从来没有休过一天假的他,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安排任务、协调工作、沟通联络。他用自己的略显羸弱的肩膀果敢的挑起了这项工作的大梁,使“营改增”工作在大厅这个环节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他停不下迈开的脚步,办公室成了“会议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合理分工,科学搭配,将“营改增”的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同时,建立每日碰头会制度,掌握工作进度,归集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和提出要求。较好地确保实地调查和获取基础信息的质量。

他长期工作在税收一线,许多“营改增”户都认识他。“营改增”工作开始后,很多纳税人都打电话向他咨询有关政策和要求,他的手机不知不觉成了“咨询热线”。虽然手机快“打爆”了,但他依旧是原来那个积极热情的样子,耐心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久而久之,“办税不用愁,有事就找张应忠!”这句话竟然成了好多纳税人的口头语。

无论是纳税人,还是办税厅的工作人员,以及那些不相干的“外部人士”,一旦提起他,都说他的话就像声声鼓点,长响耳边,催人奋进。

如 蜂

“天道酬勤,天道罚懒”。这也是张应忠时常说的话。

看到办税大厅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时常有纳税人在办税时等候,他就积极向领导建议,再开办一个办税大厅,也就是第二办税大厅,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领导经过研究,觉得他的建议很符合客观实际。于是,这项工作很快敲定。说干就干,干要干好。今年3月份安排布置,4月份就正式投入使用。就这样,他一人要来回穿梭于两个办税大厅,工作上直接进入“5+2”、“白加黑”的模式……

工作上,张应忠是个“干才”,生活上,他还是一位“大孝子”。今年已经56岁的他,87岁的老母亲独自一人生活在秦岭深处的老家。由于他的工作岗位在县城,多年来他无法经常照顾母亲的生活,难以为母亲尽孝。今年3月初,他向县局领导提出申请,要求辞去办税服务厅主任的职务,想提前退休。然而,当他面对迫在眉睫的金税三期和营改增工作等任务时,办税大厅的工作始终还悬在他的心上。于是,他又主动请缨,认领工作任务。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想让他多休息几天。他却一字一板地说:“工作不等人,我身体还行。请领导放心,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把这一天的事做好。”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啊!领导被他质朴的语言感动了,同志们被他这种积极的工作热情打动了。在他的精神感召和激励下,大家和他一样,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切实保障了“营改增”工作的顺利推进。

人常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张应忠的儿子张涛在汉中市佛坪县国税局工作,也是一名业务骨干,工作上和他一个样,积极热情,不愿落后。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他让爱人专门去佛坪的儿子那里照顾孩子。其实,张应忠也是柔情铁汉,一旦与人们交谈起他的家,眼里难免也泛起点点泪花,他说,自己愧对老人、愧对儿子。但是一旦提起工作,一想到“营改增”,他又把家抛到了“九霄云外”。张应忠,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周至县这次“营改增”工作中,张应忠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带病坚守工作岗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撑起周至国税“营改增”工作的一片蓝天。

周至春光好,蜜蜂采花忙。蜜蜂和小鸟一样飞来飞去,但蜜蜂是采花酿蜜,从不懈怠,不求回报。县国税局领导这样评价他,他就像蜜蜂一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当然,张应忠只是周至县国税局群体的一个缩影。人们都知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如果说周至县国税局“专业化分工”是该局最大的工作亮点,那么,干部的“细致敬业”则是推动整个“营改增”工作前进的齿轮。对于他们来说,细致,是执着的情愫;对于他们而言,敬业,是奉献的情怀。

在周至县国税局未来的“征途”上,像张应忠这样的国税人,正在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努力托举起一个美丽的税收梦。

全站热点
阎良航空组团签约一批高端制造项目投资20.1亿元

2016-05-13 09:15阅读

蓝田气象局: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

2016-05-12 19:00阅读

杨晓东看望一线医务工作者,送上节日祝福

2016-05-12 12:30阅读

环保莲湖分局开展渣土车尾气专项检查活动

2016-05-11 18:46阅读

市畜牧兽医局对阎良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2016-05-11 12:15阅读

杨建强深入滦镇街道检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2016-05-10 18:30阅读

长安区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和产权登记工作

2016-05-10 11: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