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林木病虫害“雪松长足大蚜”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办法

2016-05-12 12:05  兵马俑在线

雪松树形优美,是我区栽植量很大的常见观赏树种。5月初,林业科技中心技术人员在我区的部分雪松上发现一种长足大蚜为害。据西安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专家鉴定,这种蚜虫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叫雪松长足大蚜。近日,雪松长足大蚜在我区已经进入为害高峰期,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蚜虫分泌大量蜜露,受害雪松的枝条、地被植物及地面上均有蜜露,污染雪松下层枝叶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要注意监测与防治。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雪松发生灰霉病为害,雪松针叶因灰霉病而脱落,至树木枯死。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2.9-3.7毫米,体梨形,深铜褐色,腹部具漆黑色小斑点,体表被淡褐色纤毛和白色蜡粉,头顶中央两侧各有一纵沟;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斜置凹陷,呈“八”字形;中胸腹面前缘中央具一个突起,钝齿形;腹管较短。有翅雌蚜:与无翅孤雌蚜相近,具有2对翅。 有翅雄蚜:体长2.2-3毫米,头胸部黑色,复眼红色,触角灰褐色,基2节及端部黑褐色;腹部灰褐或灰绿色,足黑褐色或灰褐色;喙长,可达腹末。 卵:长1.05-1.25毫米,宽0.47-0.52毫米;初产时黄棕色,后变为漆黑色。若蚜:体长1.2毫米,触角5节(比成蚜少1节)。

生物学特性:孤雌世代与两性世代交替发生,多聚集在直径2.5-40毫米的雪松枝条上为害;常有大量蜜露滴落在被害树木下层的枝叶、地被植物或地面上;8月下旬开始为害,11月中旬起有翅雄蚜、有翅雌蚜和无翅性蚜(雌)混合发生;性蚜多在枝梢的针叶上产卵,2-8粒排列成行,偶尔将卵产在枝条上。

防治方法:1.使用丁硫·吡虫啉、5﹪高效氯氟氰菊酯、1.2%烟碱·苦参碱喷雾防治。2.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

附 雪松长足大蚜生物特征影像

高陵区林业科技中心

全站热点
贯彻“两学一做”要求 政策帮扶惠及冯林寨群众

2016-05-12 11:02阅读

阎良区举办第二届“阎良青年五四奖章” 表彰大会

2016-05-12 08:19阅读

临潼区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进机关”宣传活动

2016-05-11 16:21阅读

草滩街道切实抓好企业服务工作

2016-05-11 09:46阅读

纺织城街道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暨知识测试

2016-05-10 16:12阅读

“长安双创杯”西安市创新创业大赛近日盛大起航

2016-05-10 09:30阅读

引镇街道召开党建工作暨“两学一做”推进会

2016-05-09 11: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