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学生,不适应初中学习的困难;初二的学生,不适应学科猛增;初三的学生,存在学习压力的困扰。当许多学生出现学习动力缺失、自信心丧失的问题时,老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积极地面对困难呢?面对一系列长期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学生心理问题,2016年4月19日在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多媒体教室 “积极参与 潜力迸发 在实践中成长”活动体验式班会课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集中展示了长期以来市48中学探索活动体验式班会模式的成果,充分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初中组代表初2017级1班的姚喜凤老师“小小的我,伸手就能碰到天”主题班会课和初2018级2班的韩毅老师展示了“集中注意力,成就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课。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是主角。体验活动以游戏形式出现,符合学生喜欢参与活动的心理特点,更关键的是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和以往班会不同的是,绝大多数同学不再是观众,不再被动地去听,主角也不再是那几位同学。
体验式班会改变了原来班会的刻板说教模式,通过情景设计、学生体验感悟反馈、学生分享达成共识、教师总结升华四个步骤,把班会的目标通过学生自己体验的方式来达成。其中情景剧、游戏、图片和故事心理活动体验等新形式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绝大多数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成为积极参与者。
参与本次体验式班会课活动也是本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的市48学虎云兵校长表示,体验式班级主题活动课少了平日枯燥的说教、听厌了的大道理,而是激发学生自我省悟、自我教育和主动改变;不再是一人或几人在台上表演,绝大多数人只能当观众,而是每个学生都是主人,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体验者;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通过营造宽松、启发式的环境,让全体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去讨论,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激发出思想火花,在多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冲击和交织中为解决问题提供多角度的分析与方法,为观察他人观念及情感反应提供机会。主题活动课凸显“活动”,通过活动创设情景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强调学生在直接经验过程中的体验和领悟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和道德素养。
课后各班主任在一起交流一致认为体验式班级主题活动课具有目标明确、内容系统、形式活泼、主体凸现等特点,这种活动课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了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通过这次比赛,市48中学不仅设计出很多别具心裁的班会课,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和解读,加深了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