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边,善良的农村夫妇蹲坐在地上一言不发,眼睁睁地看着3亩多绿油油的蔬菜销路不畅,他们埋着头,用满是泥土的手不停地抹着眼泪,辛苦了好几个月,因为全国种植面积太大,信息不畅价格过低,善良的农民只能在无奈中用泪水接受现实……15年前到同学家玩时,偶然看到的这一幕,至今让任战鹏都难以忘记。
作为农民的儿子,深知在土地里劳作的辛苦,如何帮助农民们把家乡阎良优质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2010年在微博上就开始发布助农信息,到去年带领着一群年轻人一起通过淘宝,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如今33岁的任战鹏都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小农哥”。
4月17日,记者走基层,讲述阎良“小农哥”任战鹏的助农故事。
每天大概有100多盒甜瓜被销往全国
街灯透过茂密的红叶李洒下星星点点的亮光,偶尔穿过的车流更衬托出小城的寂静。
此刻是晚上10:30,阎良区凤凰东路上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还亮着灯,中心负责人任战鹏正在电脑边和海南三亚的刘军讨论甜瓜代理的相关事宜。制作图片,发送资料……不大的房间里不时传出敲击键盘和QQ提醒的滴滴声。
白天和同事们精心包装好了100盒甜瓜准备第二天通过快递发往全国,揉了揉酸痛的肩膀,中午太累的时候,就靠在椅子上迷糊了十几分钟,使劲眨了眨干涩的眼睛,任战鹏准备把下午钻进大棚中拍摄的甜瓜生长和包装情况的视频,再剪辑一下上传网络进行宣传。
这段时间甜瓜在互联网上销售情况很好,想起下午在让民合作社,果农霍小民乐呵呵地开玩笑的那句话——现在是躺在床上卖甜瓜,任战鹏就很开心。
自去年成立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作为负责人,他带领50多个年轻人一起在网络上宣传家乡农产品,自2月底阎良时光温室甜瓜上市以来,运营中心就将1万多盒优质甜瓜顺利销售了出去。
锁上门,忙完手头的工作,已经是深夜11点半了,骑电动车到荆山塬上龙游村的家大概需要20多分钟,这个点,任战鹏的父亲也没睡,热好了馒头,炒好了辣子,等着夜归的儿子……
微博上宣传家乡农产品 让5万多粉丝了解阎良
第二天8点多起来的时候,任战鹏明显感觉头有点痛,是感冒了?他没在意,洗了把脸,理了理稀疏的头发,自嘲地看了看镜子中憔悴的面容,这么多年忙碌生活在他看来也许就是种常态。前几天,央视2套第一时间栏目用2分钟的时长还对阎良电商助农活动进行了报道,那一天面对镜头任战鹏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18岁就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深知底层劳动者的辛苦;2010年在工作之余开始接触论坛、微博,从最初的好奇发布家乡农产品的信息,到很快拥有了五万多粉丝。一次发布的家乡早春菜信息,很快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客商打来的咨询订购电话,也是那一次,没有太高学历的任战鹏才知道原来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卖家乡农产品。
从此这个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开始在微博上以“小农哥“为名宣传家乡甜瓜、相枣、早春菜,让很多外地人了解到农业也是阎良的一张名片,“有段时间相枣卖的特好,他们都叫我大枣哥呢。”
2014年,任战鹏辞去西安的工作,回到家乡阎良正式在网络上宣传阎良家乡农产品,并注册了自己的淘宝店——小农哥果蔬庄园:2015年阎良区电商协会成立,作为网络达人,任战鹏又带领很多年轻人一起在通过互联网创业助农,推广阎良特产。
助农活动让一群年轻人为了某种信念聚集在一起
一大早就接到好多客商和农户的咨询电话,到运营中心的时候是9点多了,今天为了解决快递土鸡蛋的包装问题,任战鹏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加进气柱防磕碰的问题,几个年轻人在激烈的讨论着,“来让我站在上面试一下!”站在包装盒上,鸡蛋完好无损,几个年轻人开心极了,“明天咱就能把家乡土鸡蛋发往外省啦!”。
大伙正聊着,武屯镇沟王村的枣农胡伟进来了,自从去年任战鹏帮助她顺利销售完自己的冬枣,今年果子还没下来她就收到了好多外地的订单,这不开心地来和大家分享喜悦呢。
这样的画面在运营中心里常常可以看见,去年冬季的相枣助农活动,当枣农们把一筐一筐的大红枣送过来后,为了保证发出去的每一单枣的品质和口碑,任战鹏和中心的年轻人们一起坐在地上一颗枣一颗枣进行挑选,保证带伤的的枣绝对不发快递,那一次仅仅一个星期就帮助枣农销售了5千余斤干相枣,只是这一次零利润的助农活动,任战鹏他们没有挣到一分钱,但是大家依旧很开心。
“在这里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说这话的时候任战鹏显得很认真,脑海中浮现的是15年前农民们的泪眼,小伙子一直觉得有些东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大家觉得助农活动是在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