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他见义勇为,落下终身残疾。自己生活艰难,却心系祖国灾区。身患重病,却主动要求取消低保,仅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捡破烂治病度日。面对记者媒体的采访,谦虚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他最常说的话:我这一生受政府、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太多,必须要回报他们。这就是在平凡身躯下,有着崇高人格力量的建筑工人郭双根。
“你好,我想捐献遗体请问这里可以办理吗?”2016年3月29日,西安市未央区红十字会迎来了一名特殊的遗体捐献志愿者,来登记捐献遗体志愿者的群众叫郭双根,身患重病的他,一早在医院挂完了吊针,就拄着拐杖乘坐公交车,先是来到西安大差市(西安市红十字会原在地),当得知已经搬迁的消息后,经过多方打听,来到了户口下辖的未央区红十字会,跑遍了大半个西安。当得到未央区工作人员可以办理遗体捐献手续肯定的答复时,他情绪激动了,不住地说“总算找到了,了却我的一桩心愿,谢谢、谢谢你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光荣的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在填写志愿登记表的过程中,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份证,掏空了随身携带的包后,工作人员惊奇的发现一份98年未央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文件,原来在这平凡的身躯下,还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
1998年,郭双根下岗后靠拉三轮车谋生,家庭生活困难,7月8日下午7点左右,当一家公司的女销售员经过马路时,一名歹徒趁其不备偷走了随身携带的钱包,女销售员发现后大呼:“抓小偷,有人偷了我的钱包”,路过此地的郭双根迅速冲向窃贼,歹徒见无法脱身,猛地手持10cm的尖刀刺向郭双根脸部,但郭双根并未松手紧紧抓住歹徒不放,最终在赶来的民警和周围群众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郭双根此时鲜血直流,送进医院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由于刀伤太深,刺到了耳部,听力落下永久残疾。在治疗过程中,未央区政法委、宣传部、民政局等多部门对郭双根见义勇为的行为予以表彰嘉奖。未央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区领导干部向郭双根同志学习。未央区民政局鉴于其生活困难为他申请了低保。所在西安建工集团第5公司的也给予嘉奖。面对这一些,郭双根默默记住了社会的爱心,政府的照顾,好心人的帮助。当得知南方水灾的时候,在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下,还是挤出300元捐助国家南方抗击洪灾。
当退休第一次拿到退休金后,他不顾自身患有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糖尿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的情况,主动申请退掉低保,“将低保让给比我更需要的人吧,我有退休金足够了”。而他自己却起早贪黑默默捡拾垃圾补贴生活、医疗的负担。
今年2月,郭双根查出患上了淋巴癌。当得知自己病情的时候,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这时他想到了捐献遗体,正是坚定的信念支撑他来到未央区红十字会,郑重的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表。郭双根说:自己受到了太多好心人、政府的帮助,现在自己身体虚弱,也不能做什么事情回报社会了,能做的也只有无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也算为社会做出了自己最后的贡献。
为了弘扬郭双根博爱奉献的人道情怀,4月6号西安市红十字会、未央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同,带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卡专程来到了郭双根家中,当得知自己的眼角膜和肝脏不因自己患有的疾病,还能拯救在生命线挣扎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时候,郭师傅没有丝毫犹豫,在遗体捐献志愿者表又写下了眼角膜、肝脏。红十字会对郭双根这种回报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表示感谢,并颁发了荣誉证书,鼓励他的这种不求回报、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由于事迹感人,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新闻等多家媒体在显著位置开辟专版详细报道。郭双根的感人事迹一时在群众中成为佳话,不少想要帮助他的群众主动打来电话,询问郭师傅联系方式。在这种无私、博爱、奉献纯粹真挚的情操感召、引领下,更多的群众了解遗体捐献,接受遗体捐献,加入到遗体捐献中来,使更多待器官移植的病痛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