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杨斌鹄
“最近,碑林区一个创业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半层楼的免费办公场所,新城区科技部门也承诺大力支持我们的发展。另外,我们目前正在和国内一家知名科技企业一起筹划成立一个5000万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创客们研发的技术项目产业化;此外,还将组建一个教育基金,用于创客的培训教育……”3月25日,坐在记者对面的向金侃侃而谈。此时,全民创业的风潮已把这个原本的“技术达人”推向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
从“创客”到“创业者”
向金创办的西安指尖新空间,是一个面向会员开放,有免费硬件设备资源、免费创新资源的场所,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年龄的研究综合体。会员不分年龄、职业、职务,在空间内自主创新、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和环境。目前,它已跻身西安市第一批市级众创空间。
“其实,最初我们只是由一群对机器人技术着迷的‘技术达人’组建的‘创客’民间组织,我们不以盈利为目标,只是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刚开始,组织很松散,就是技术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小平台。后来,随着‘创客’理念逐步被社会重视,才成立了‘指尖新空间’,再后来发展得越来越有影响。为了便于进一步发展和管理,才组建了公司,成为一个正式的社会机构。”向金介绍。
作为一个“创客”,向金已经有十几年的资历。他亲手设计制作出的创意产品数不胜数,小到GPS定位手表、跳舞机器人,大到一场太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模拟器,他都勇于尝试并成功完成。同时,他还带领小朋友们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10年间,他带着“孩子团”踏足泰国、澳大利亚、德国、土耳其、美国等10个国家,多次捧回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奖”。可作为一个企业法人,他才做了不到3年。
从“技术爱好”到“项目孵化”
近年来,随着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西安指尖新空间也进入发展黄金期,他们不仅依靠“创客教育”,保证生存无忧,而且自主研发出一款“互联网+机器人”的云服务平台,兼容了国内国外十几款机器人的硬件平台,并且提供了可对接的标准接口。“我们这个平台旨在打造全兼容的机器人编程平台,最终的产品将兼容教育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的主要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的产品。平台建成后将极大促进和简化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促进机器人产业的融合发展。但目前这一块的研发都是非盈利的,我们需要靠创客教育的盈利去生存,去养我们的研发。”向金介绍。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众创空间,目前指尖新空间还为大学生等提供免费办公、研发、方向指导等免费服务。
“在我们这里孵化的项目,已经有不少。但‘创客’和‘创业’是有区别的,我们这里的一些‘创客’做出了很好的技术,但他们不一定愿意选择创业;有些投资机构看上了产品,愿意投资创客本人,却不愿意直接买产品发明专利,因为从单纯的技术到产业化商品化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路要走,投资人怕离开技术发明人自己无法完成‘技术’到‘商品’的飞跃,让不少好的技术产生后束之高阁。现在,我们与国内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合作,成立机器人产业基金,就是要支持有前途的技术研发,并使之产业化。也使入驻我们这里的好团队、好项目能够真正‘孵化’。”
向金告诉记者。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时代潮流的推动,这是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但创业成功需要扎扎实实的技术、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沉淀和支持,不能浮躁浮夸,先要生存,再图发展。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的。”说到对创业者的建议,向金这样告诉记者。(2016年3月29日《西安日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