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落实“公推选优”措施,探索党员、单位和群众推荐的
途径和方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围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狠抓“第一书记”包村工作,继续落实党员中心设岗定责、发放民情联系服务卡、坐班值班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生活困难党员救助制度,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流动党员思想汇报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采取党员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评议与定量评议相结合的方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对不合格党员,切实抓好教育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