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自身罹患先天性视力障碍,15岁时父亲早逝,成年后自己结婚、盖房,女儿出生后又患脑瘫,直到看着弟弟完婚后才敢生二胎……人生这一连串的不如意、大事,都集中在阎良区关山镇南樊村东察组孔令君一人身上,然而他却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劲,学得一手按摩技艺,毅然撑起一大家子的幸福生活。
一间临街门店用柜子隔成内外间、几盆兰花凭填几分春的气息,几面锦旗挂在墙上,孔令君把手机捧在眼睛跟前……2月29日,记者来到按摩店,乘着上午患者少,记者和孔令君交谈起来。据他介绍,自己的视力障碍是先天性的,属于视力残疾四级;1996年父亲去世后,孔令君辍学回家,靠打零工供养母亲、弟弟,“那时先后干过建筑小工、浴室保洁员等,但是都因视力原因,而干得时间都不长”。
正说话间,关山镇界坊村郭先生从外面走了进来。在打过招呼后,郭先生趴在按摩床上;孔令君娴熟地为郭先生按摩、拔火罐。原来,郭先生是一位货车司机,受职业影响,身患腰椎间盘突出;2011年4月已发展到上台阶、上车都很困难,经过孔令君4次按摩,至今没再犯过;“以后只要我觉得不舒服,我就到孔大夫这里做一下保养式按摩”。
当问及按摩手艺是如何学会的时,孔令君笑着说,真谓是“穷则变,变则通”,一切缘于当年那种“半停工”状态。直到1998年底才有了转机,“那天我和几个同学走在大街上,看到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我就想,咱眼睛好赖还有光感,咱也能干好按摩。”可是母亲对按摩这个新生事物不了解,不支持孔令君学习。
1999年春节过后,孔令君就瞒着母亲去渭南市一家培训学校报了名,“虽然师傅把我的学费减免了一半,可是还要收1000元,当时我一月才能挣200多元,这时多亏了我的同学们”,这个同学拿来了自己的生活费,那个同学卖掉了自己的手机……学费是凑够了,可是生活费还得自己挣。“学习那段日子里,我每天早上起来送报纸,上午培训,下午练手法,晚上去当搓澡工”。一年半后,孔令君被师傅推荐到渭南市残联主办的按摩院工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工作后,孔令君牢记在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师傅、同学等人的情义,他先后在渭南、西安、湖南、广州等地总共呆了14年,特别是在广州做按摩培训师时,每周日都会去当地盲校做志愿者。每次返乡收甜瓜(为了补贴家用,孔令君在家门口建了个地磅)或是过春节,都会有患者慕名上门找孔令君治疗,“基本都不收费,但是乡党们是最讲情义的”。有时会送来自家产的葡萄等时令瓜果;看到孔令君家里治疗条件简陋,你送来了按摩床、他帮忙焊制了牵引床……“就连我女儿在西安住院时,乡亲和徒弟们纷纷到医院看望,大家把一笔笔应急款交到陪护的妻子手里。后来我一看账目,多的有万余元,少的几百元,总额达到12万余元,都没有欠条。一直很感激大家对我信任!”
近两年,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加之一双儿女需要照顾,孔令君于2015年9月回到家乡,在关山镇南街上开起了这家按摩店。虽说是新开的,但是因为前些年孔令君返乡时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病痛,留下了良好口碑,所以现在孔令君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通讯员 苏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