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豁亮了,背街小巷整洁了,区域环境靓丽了……”,城市治理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纺织城街道呈现出了新变化。1月21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市治理工作“千人大会”,吹响了全市开展城市治理工作的号角。会后,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灞桥区纺织城街道迅速贯彻全市会议精神,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塑形象”的思路,扎实开展治污减霾、市容环境整治和城市运行安全工作,着力打造“城区时尚典雅,乡村文明整洁”新形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广泛动员凝聚合力
作为灞桥区城市治理专项工作的主战场,纺织城街道强化责任担当,整合资源力量,下决心打赢城市治理攻坚战。街道第一时间召开了班子、全体干部和基层单位大会,传达市区会议精神,找准问题症结,研究部署城市治理工作。出台了城市治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3个方面16项整治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制定落实措施。采取分管领导包片区、科室包街区、干部包路段的方式,签订“军令状”,确保限期整改到位。
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将街道全体干部、366名保洁员、43名执法队员以及*名社区(村)干部组建成12个工作组和1个应急小分队,采取分段巡查、轮岗职守等方式,确保每个路段有人值守、每个时段有人监管。从2月1开始,街道还加大了夜间占道经营和沿路抛洒等违法行动整治力度,织密管理网络,杜绝违法活动。
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纺织城街道将舆论宣传作为做好治理专项工作的首要抓手,通过“制作文化墙、文化板牌、电子宣传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阵地。在主要路段及人口密集区域制作文化墙35处、大型宣传文化板牌4块,张贴宣传画400张,发放城市治理工作倡议书10000余份,致市民的一封信8000余份,在沿街60余块大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城市治理宣传内容,取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营造了“全民参与,携手治理,共建美好环境”的良好氛围。
坚持标准 全面提升
纺织城地区是一个“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实,长期存在背街小巷“脏乱差”等顽疾。针对这些问题,纺织城街道坚持“主城区”定位和“品质立街”理念,制定了“五无”(无乱贴乱画、无乱悬乱挂、无乱排乱倒、无出店经营、无乱停乱放)的治理目标,扎实开展城市治理工作。对照市、区治理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全面落实治污减霾、市容环境、城市运行安全3大类16项整治任务,实施了“沿街商户治理、街道卫生治理、治污减霾治理、安全生产治理”四项专项行动,使街道城市治理工作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沿街商户治理,重点对乱摆乱放、违规悬挂牌匾灯箱、占道经营等进行严格管理和违法清除,规范经营活动,净化城市环境,累计清理整顿占道经营商户200余家,清除广告灯箱等杂物近30车,拆除临时乱搭乱建20余处。开展街道卫生治理,以背街小巷、人流密集区、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全面清理死角垃圾、张贴野广告、占道杂物等,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6处、垃圾杂物60余车、野广告2000余处。
强化措施 巩固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城市治理成效,纺织城街道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三个延伸”(即由城区向农村延伸、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延伸,由短期活动向长期机制延伸),不断提升街道城市治理水平。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加大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改造提升,修补破损文化墙、瓷砖700余米,新添修护果皮箱100套,粉刷墙体5000平方米、油漆护栏800米,刷新卷闸门400个,完善城市功能,改善辖区环境。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累计出动2000余人次,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增加巡查频次,提升管理效果。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纺织城街道积极探索城市治理工作新机制,发挥街道办的主力军作用,统筹派出所、交警部门、辖区社区(村)、驻地企业等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形成了“一方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城市治理工作不断引向持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