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城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去年以来,新城区落实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的“531”工作主题,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作为实施“科技强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明确职责,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大科普格局,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具体工作中,新城区把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成立了 “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创建工作中,新城区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紧紧围绕未成年人、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区居民等四大重点人群,开展一系列专项提升行动,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面向未成年人,重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科技节”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率超过90%。目前,新城区拥有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各3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6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面向城镇劳动者,重点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广泛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工程、继续教育工程等活动,切实提高职工职业技能;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重点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能力,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学分制管理办法,建立了由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积极开展“读书月”、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干部素质;面向城区居民,重点提高科学素养和文明水平,截至去年年底,创办了以社区居民为学员的社区科普大学14所,先后有昆仑社区等3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新园社区等5个社区被命名为陕西省科普示范社区,金泰社区等10个社区被命名为西安市科普示范社区。
科普活动要搞好,离不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建工作中,新城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全区9个街道都成立了科协组织,在西安幸福制药厂等3家企业建立了科协组织。建立了由70多名专家组成的新城区专家服务团、19名成员组成的科普宣讲团、15名成员组成的书画进社区宣讲团和2734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连续5年利用全国、省、市科普益民计划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和自行投入200余万元,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拥有科普画廊35座350延米,科普宣传栏192个,并定期更新内容。
同时,新城区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宣传活动的主题,结合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世界无烟日”“世界爱眼日”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借助网站、手机报等媒体,利用社区科普大学、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以各级各类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科学文明素质,使辖区内无恶劣影响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