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做粉条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很辛苦

2016-01-18 11:01  兵马俑在线

田间小路上车子摇摇晃晃,一大早回来的时候, 坐在收红薯的三轮车后, 劳累了好几天的曲翠梅竟然就这么坐着打起了瞌睡。转弯处, 车子颠簸得厉害, 一个不留神, 还没反应过来, 她整个人就从车上摔了下来……

聊起做粉条最累的那些日子, 对于新来村做了20多年粉条的村民曲翠梅来说, 总忘不了几年前从车上摔下来的事, 好在有惊无险, 自称很 “皮实” 的曲翠梅,2009年又带领新来村30余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 大家抱团发展,一年能生产四五百万斤的粉条,收益达到100多万。1月5日, 记者走基层, 为你讲述新来村粉条背后的故事。

吊粉, 一天要晾晒三千余斤2016年元旦过后, 振兴街道办新来村张记粉条合作社,村民们趁着好天气正在晾晒场上晒粉条, 挂在竹竿上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帘子煞是好看。推着车子, 穿行在一排排的粉条帘子中,50岁的慧君红和47岁的张印香相互配合, 正在忙碌地挂粉条。张印香负责拉车, 铁丝上有绑好的绳子, 慧君红只需要抱起粉条, 将竹竿挂好, 然后均匀地抖动粉条, 使之不会黏在一起, 遇到个别有疙瘩的粉条, 慧君红都会用手拗断。

“ 一 天 要 晾 晒 三 千 余 斤呢! ” 为了彻底晒好粉条, 一两个小时后, 慧君红还会进行 “翻竿” 、 “倒竿” , 直到把粉条晒好,她说, 以前吊粉为了粉条不粘在一起, 必须是大雪上冻后, 现在因为合作社有自己的冷库,所以吊粉的过程他们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着。打粉, 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北塬上的红薯品质好, 咱的粉条没任何假东西, 劲道的很呢! ” 说这话的时候, 张印香又 喜 滋 滋地 挂 好 了 一 竿 子粉条。

这边忙着吊粉, 那边张纪昌和大伙刚刚和面打完粉在休息,桶里打好的粉条正待下一步的晾晒。 “这个过程就需要纯手工, 机器做出来的就不好吃。 ” 一身白大褂, 摘下口罩,50余岁的张纪昌凭借过硬的手艺, 被大伙赞称为打粉的 “老把式” 。

和好面后放进漏瓢里, 一手端瓢, 一手用木锤砸, 粉条就是这样一锤一锤 “砸” 出来的。不一会儿下来, 张纪昌的胳膊就酸了,“手上没有一定的功夫真的是干不下来的, 去年我们做了100多万斤呢! ” 张纪昌笑了笑。辛劳, 每个环节背后都是汗水“其实这做粉条的每个环节都挺辛苦, 颈椎病、 腰椎病在我们都是很平常的。 ” 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41岁的曲翠梅聊起粉条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感情。

红薯在机器中粉碎成面后,在沉淀池中沉淀, 工人们每天4点钟准时起来放掉池中的清水,1个多小时后, 需要将稀稀的红薯粉面扒到一个个包中。8点钟到中午12点, 曲翠梅和工人们就开始在棚中摇这100多个包, 目的就是将包中的水份控干净, 然后在场上晾晒。 “每次一批红薯粉连续摇可能就是50多天, 真得, 每天胳膊疼得就抬不起来! ” 曲翠梅说道。

“一会儿, 很多市民要来参观咱的吊粉过程, 我给大家做好吃的麻辣粉! ” 每次有人来参观, 曲翠梅都显得特别开心, 她说2009年新来村的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粉条合作社, 如今30余户村民, 抱团发展, 大家一起将这粉条生意做大做强。

(冯长涛)

全站热点
枣园街办紧抓四个方面力争各项工作“开门红”

2016-01-16 12:02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未央湖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6-01-15 12:06阅读

周至县农技站党支部召开“三严三实”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6-01-14 12:07阅读

郭杜贫困职工新年感受工会温暖

2016-01-12 19:00阅读

灞桥区新筑街道召开2015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情通报会

2016-01-11 15:40阅读

携企业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民族动漫创意空间”盛大起航

2016-01-09 13:02阅读

区委主要领导调研“一村一警一站一队”工作

2016-01-08 09: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