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长安区经济逆势增长带来的思考

2016-01-14 17:03  兵马俑在线

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深化改革攻坚期,怎样推动区域经济突破?去年以来,西安市长安区在“新常态经济”宏观环境下,以“非常态作为”推动“超常态发展”,预计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9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6亿元,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亿元,增长13.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615元和15911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西安市各区县第一。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长安区依然在高基数上保持着高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引领作用。

立足优势主动作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区域经济普遍面临发展与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打破发展“瓶颈”,在困境中求生机,在逆势中寻突破,营造出经济发展风生水起的良好局面?

长安区委、区政府正确认识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等新常态,确定了以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以改革创新促进结构调整、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在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民生福祉、环境改善等多方面逆势增长,亮点纷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现代农业扩面增量。全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长安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如今的长安,现代农业有序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96.9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00亩,12家区级园区通过省市级认定,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的秦岭花世界销售中心,真正成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作为省级商贸物流产业园的引镇现代物流园区、百丽鞋业西北物流中心等3个项目加快建设,东部建材基地6户企业投产达能,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新增中小企业9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19.9亿元,多极支撑、多轮驱动的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旅游三产提速前行。长安新城服务业聚集区稳步推进,长安新天地、澳堡时代广场已建成运营,新增商业设施面积8万平方米;完成30个农村商贸星级终端网点升级,顺利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区验收,翠华山南五台景区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全年预计接待游客1117.15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65亿元。

城乡建设的均衡发展同样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长安区坚持“做美主城区、做强小城镇、做好新农村”,把城乡建设协同推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释放经济活力,使之成为支撑长安加快发展的新引擎。常宁新区、潏河湿地公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展得如火如荼,滦镇省级重点示范镇主体建设全部完成,五台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典范,砲里古沟、大兆酒铺、兴隆社区按期建成,17000余户群众如期迁入新家园……

项目建设引领发展,合作共建喜结硕果

扬起创新的风帆,转型升级迈出坚实的步伐。让好项目“落地”,打造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015年,长安区委、区政府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保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主要抓手,不断改善区内投资环境,以大项目建设为引领,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等350个投资总量大、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高的精品项目,共完成投资502.93亿元,占年计划的107.72%,其中:10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2.08亿元,占年计划的107.48%;74个合作共建区项目完成投资320.9亿元,占年计划的124.01%,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了区域综合实力。目前,西北水电、中交二公局、中航工业、绿地集团等项目已开始实施,汽车产业园项目也已经启动。全力推进区属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常宁新区核心区、引镇现代物流园、东部新型建材基地建设,形成了区域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实施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区域运行模式。长安区大胆冲破传统思维定势,致力加速与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沣东新城合作共建,融合发展,借力推进电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腾飞,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加快从规模数量的外延型发展向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型。目前,三星电子及15家配套企业建成投产,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落地建成,以电子信息、民用航天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壮大。这些促使长安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创新走出一条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改革点燃创新引擎,破题发力稳中求进

“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长安区主要领导告诉记者。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让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花,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2015年,长安区强力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破解了最为棘手的融资难题。

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则是发动引擎的导火器。去年以来,长安区创新多元投资形式,有效破解投融资难题,鼓励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起区域资本运作大平台。目前,采用BOT融资模式开工建设的市第九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采取BOO融资模式筹备建设的常宁热源站项目,采取BT融资模式投资建设的潏河湿地公园项目……为长安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和新势能,助推着长安经济在逆势中一次次追赶超越。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取消13项行政审批、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长安区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下放审批权限126项,用权力“减法”换取创新“乘法”,不断激活改革内生动力,使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喷涌,有力推进了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发展的转型升级。

全站热点
市第一考核组到未央区进行2015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2016-01-14 13:00阅读

西安市2016年“小葵花”暖冬行动走进东岳中心小学

2016-01-13 18:02阅读

加大回坊线路排查 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2016-01-12 17:13阅读

长安区残联慰问引镇街道贫困残疾人

2016-01-11 12:09阅读

携企业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民族动漫创意空间”盛大起航

2016-01-09 13:02阅读

莲湖区建住局加强冬季安全监管持续开展隐患排查

2016-01-08 00:57阅读

油槐街办召开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民主测评会

2016-01-06 18: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