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 富平兄弟有梦想到达马坡村的时候是下午2点, 盘山而上, 一路上千年柿树林比比皆是,虽是冬季, 修剪过的整齐柿树还是能让人想象火红柿子挂满树的场景。全村200多户人家, 几乎家家都有柿园, 面积近3千亩, 正是柿饼上市期, 农户们院门口吊起的串串柿饼, 透过暖阳, 洒在地上满是金灿灿的影子, 善良的村民们还会在树上, 刻意留上一些柿子供鸟儿们过冬啄食。
“在合适的温度、 环境下, 柿饼自身才会发生物理变化。 ” 一个是2010年大学毕业后, 在厂子里没有上几天班,就返乡创业回到家乡富平做起柿饼的加工; 一个是高中毕业后就心怀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打拼创业, 80后小伙郭东兴和自己 90 后的表弟张乔为了让柿饼走得更远, 兴致勃勃带着阎良电商协会一行 10 余人参观自家柿饼加工生产线。
果农讲述, 制作过程很辛苦挂着的、 包着的……在阎良电商年轻人的眼中, 满目正在结霜的柿饼, 让空气中都是一种甜甜的味道, 大家边参观边兴奋地交流讨论着。
“尝一个, 可甜了! ” 张乔捧着柿饼请大伙品尝。
挂着的、 躺着的、 包着的……在阎良电商年轻人的眼中, 满目正在结霜的柿饼, 让空气中都是一种甜甜的味道,大家边参观边兴奋地交流讨论着。“尝一个, 可甜了! ” 张乔捧着柿饼请大伙品尝。
“制作过程很辛苦吧? ” 拿起一个柿饼左右端详, 来自阎良电商的年轻人除了在意品质, 他们似乎更关心柿饼背后的 “故事” 。
“11 月、 12 月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 张乔看了看大家, 聊起艰辛, 这个20岁的小伙子还有点腼腆。他说因为霜降之后开始采摘柿子, 为了保证每个柿子的完好, 要爬到高高的柿子树上一个一个摘, 由于柿子树枝干脆, 从树上不小心摔下来都是常有的事。
白天采摘, 晚上清洗、 削皮、 剪柿梗……灯下, 张乔和哥哥郭东兴常常忙到凌晨4点多, 实在累得不行, 在床上合衣躺一会儿, 6点就又准备去柿子园里摘柿子。
满是感情, 助农活动一条心
“柿子挂好后的一个半月, 要进行反复的揉捏。 ” 可能从小在柿子园中长大,张乔对自家的柿子充满着感情, 他说柿子挂好后, 要一个一个经常翻动和揉捏,让柿饼进行充分的物理反应。如果按照10个一斤, 3余吨的柿饼, 他们兄弟两个一次就要揉捏近50万个柿子。“一个柿饼至少要揉捏10余次。 ”“那段时间手麻木得都没有感觉了! ”
……
甜甜的柿饼背后, 郭东兴和张乔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劳和汗水, 这让阎良电商的年轻人们很是感动, 想一想自己的创业经历, 想一想那些曾经帮助农民们销售农产品的经历, 每一个人都感触颇深, “晚上回去咱们加个班, 就把网络的详情页给做出来呀! ”
“对!咱们要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每一个优质农产品背后都是有故事的。 ” 任战鹏看看大家, 说这话的时候特别的认真。
“要让咱的柿饼甜到全国! ” 人群中, 不知道谁骄傲地说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