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梦想举世无双,就有一批践行者毅然前行,有一种力量积蓄典藏,就有一批奋斗者耕耘不辍,承载着教育的梦想,西安市第六中学,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书写着流动的历史,伴随着奋进的力量,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如今,西安市第六中学秉承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用梦想助航未来,用蓄势孕育薄发。
■蓄“博学”之势循序渐进
“博于问学”,追求治学的广博深远,这是每一位六中教师个人发展历程的必修课。为此,教师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把读书作为自己的职业本能,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广泛学习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学情特征,制定出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成才计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上成才的幸福之路。
蓄“博学”之势,打造出了一支素质精良、德行厚重、学识渊博、创新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目前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0人,各级教学骨干、能手29人。近年来,共有21位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教学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15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数十篇教师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并有多位教师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多项教研课题。
■蓄“睿思”之势虚心涵泳
“明于睿思”,注重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这是每一位六中教师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坚实奠基。为此,教师在行道育才之中,以学生为自觉主体,营以真境,牵以津梁,明以灯火,导以捷径,令其自主自学,自觉得之。坚持“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的理念,以培养学生“会做人、会生存、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为方向,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蓄“睿思”之势,使六中的教育教学独具特色,成绩斐然。2015年六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这一成绩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使六中在名校林立、竞争激烈的氛围中傲然立于不败之地。
■蓄“致知”之势切己体察
“格物致知”,注重培养学生“坚定德性,明习时务”的能力。在德育工作中,关注“明德”“明理”教育,务实行,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动师生为山区孩子捐书建起“爱心书屋”,六中全体师生奉献爱心,积极行动,整理手头的书籍,把近5000册图书陆续送往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感受爱国情”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祖国”系列科技活动;组建独具特色的学生社团,营造活泼和谐的文化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到大车家巷内的星光老年公寓开展慰问活动。学校参加碑林区第三届“敞开心扉拥抱明天”心理剧展演活动,学生排练的话剧《落网》在比赛中荣获特等奖。
■蓄“勤勉”之势奋发向上
“学而不厌”,这是六中学生勤奋刻苦、努力进取的写照,也是六中教师潜心学术、乐于奉献的追求。面对生源的困境,六中教师甘做人梯,追求不懈。承受一灯如豆、案牍劳形之艰,品尝继往开来、滴水之功之苦,依然坚守三尺讲台,播撒知识良种,肩负重任,无怨无悔。
梦想助航未来,蓄势孕育薄发。在前进的征途上,六中,有梦想助航,谱写着教育的华彩乐章,在奋斗的历程中,六中,有蓄势的力量,孕育着历史的一份荣光。(2015年12月29日《三秦都市报》T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