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家住雁塔区金域牟嘉小区3号楼的李凤珍刚刚在楼下诊所检查完身体,谈起自己和乡亲们这几年的经历,她感触很深:现在我们的日子比以前真的好多了,住的环境好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园林式的小区,小孩们上幼儿园和小学也都在小区里,再也不用求别人、跑远路了。
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形象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得益于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雁塔区始终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像金域牟嘉小区李凤珍老人这样已经或即将搬进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新房子的居民在雁塔还有很多,全区已有7.2万农民成为市民,23个城中村转型为城市社区。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雁塔区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缓堵保畅、治污减霾等工作,新建城市主干道,打通背街小巷,优化公共停车位,投放公共自行车,完善水电气暖管网设施,打造都市休闲景观林带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加舒适。
是小额担保贷款帮我实现了我的创业梦想,也给20多名像我一样热爱设计行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家住等驾坡街道建工路社区的冯伟艳夫妇,2011年开了一家设计公司。去年年初,由于资金不足,企业运转遭遇瓶颈。在街道劳保所和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并籍此扩大经营规模、吸纳专业人才,2015年实现净利润130多万元。五年来,雁塔区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开展订单式服务等措施,推进创业创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2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3.07万人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裕。
五年间,雁塔区新涌现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800多人,一大批学校幼儿园升级为省市重点,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双高双普区,省级教育强区顺利通过前期评估,是全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新建公办幼儿园8所、新审批民办幼儿园44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新建中小学10所,迁建和改扩建8所,完成了81所学校硬件设施提升改造,区属公办学校全部接入校校通,班班通实现了全覆盖。各普通高中呈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办学效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实现了基础教育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全覆盖;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以强带弱、名校引领的全新办学模式;实施走班制教学改革,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累计受惠学生40万人次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多,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五年来,雁塔区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家,实现村级医疗机构一村一室,构建起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同时认真落实药品三统一制度,努力让辖区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从2012年开始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下基层,开展名医进社区,送诊到万家活动,将优质医疗技术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方便群众就医。通过组建全省第一个中医医疗联合体、建立雁塔区中医人才库、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2015年初,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医院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建立了以交大一附院为顶层,4家二级医院为枢纽,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金字塔式的医疗联合体,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就医新秩序。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91.97万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与辖区社区居委会签订卫生服务进社区协议书,与社区居民签订空巢老人服务协议和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签约服务等方式,让群众享有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与舒适,也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五年来,雁塔区以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为抓手,先后建成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广场260个,协调28家驻地单位、高校的文体场馆和4家图书馆面向社区群众免费开放。先后成立了雁塔区群众艺术团、雁塔区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雁塔区科学健身辅导团,通过科学健身大讲堂、百姓书社大讲堂、雁塔读书月、群众文化艺术节、群众才艺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幸福生活天天游等系列主题活动,每年组织千余场次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和1400多场次公益电影放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发放高龄补贴、广泛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组建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养老,使辖区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
十二五时期,雁塔区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坚持两个80%用于民生建设,着重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和反应强烈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让辖区群众学有优教、劳有丰获、病有良医、居有佳境、老有颐养、暇有美乐,生活得更富裕、更方便、更安全、更丰富、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