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西安晚报》刊发《高品质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报道新城区教育局特色工作

2015-11-26 15:03  新城区政府办

近年来,新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畅通教师入口。新城区教育局坚持稳中求进和“高品质、促均衡、强特色”的工作定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缩小校际差距,着力改善教育民生,持续推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位置上,在推进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强领导、机制保障、统筹规划、部门联动等举措,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区教育局在深入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过程中组织召开的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大学区现场会等工作,获得了省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创新紧凑型大学区改革的实践中,将太华路小学、八府庄小学分别作为实验小学、育英小学的紧凑型大学区改革实验校,相继提升了这两所小学的校园文化、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了教师骨干梯队。

新城区充分发挥名校强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共享专家培训、“五统一”质量监测、梯次大校本研修和开放型学生活动,积极探索强校托管弱校的机制和模式,加快普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进程,促进了学区学校在优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发展。目前,已建立小学大学区11个,中学大学区7个,学前教育大学区16个。

同时,区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塑造了“大学区”的教育品牌,连续两年获得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先进区县。

创新教育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连续性

新城区是教育大区更是教育强区,如何打破区域内中学、小学、幼儿园“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建立校际间纵向、横向的联动渠道,让中学、小学、幼儿园资源共享,共建共强。局党委创新基础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共建共强工作机制。该机制契合国家教育改革大方向,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旨在把新城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优化起来。

据介绍,2012年以来,局党委把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作为凝魂聚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有力抓手,组建了后宰门、康乐路、大明宫、朝阳门4个区域教育共同体,实施集团化办学,建立学校联盟,促进基础教育、优质教育水涨船高。各区域以“六联”为平台,推进“八个一体化”,联通区域中小幼资源共享,推行区域教育共同体内中小幼升学直通,实行9年义务教育免试对口入学和12年基础教育贯通培养,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无缝对接,有效缓解了“择校热”。

全站热点
供电临潼公司“五查一抓” 度冬峰

2015-11-26 11:14阅读

县公安局举行基层单位纪检组授牌仪式

2015-11-25 18:03阅读

灞桥区召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会议

2015-11-24 18:00阅读

代王街办开展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摸底工作

2015-11-23 16:12阅读

未央区举行慈善教育实践活动演讲赛

2015-11-21 10:18阅读

太华路街道1%人口抽样编码工作有序推进

2015-11-20 10:04阅读

“千人千场”打乒乓 未央健身有气场

2015-11-19 11: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