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为全面摸清临潼区内胡蜂分布及危害现状,确保山区林农生产生活正常开展和全面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标本制作工作,区林业工作站组织并聘请相关人员对穆寨街办西王坡村三处胡蜂蜂巢成功进行了摘除。
胡蜂是膜翅目胡蜂总科昆虫的总称,包括马蜂科、胡蜂科、蜾蠃科等3个类群,目前国内约200多种。胡蜂是一种危险的有毒昆虫,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胡蜂捕食蜜蜂,又是养蜂场的一大天敌,蜇人胡蜂界于胡蜂总科的胡蜂科和马蜂科,即通常所说的胡蜂和马蜂(人头蜂)。
胡蜂体大而凶猛,体长约19—27mm,棕黑色,腹部2—6节黑色,头胸部具有密集的棕色毛,中胸背板中隆线明显。胸腹节黑色,有中纵沟,腹部被棕色毛,翅为棕色。各足基节、转节、腿节、跗节黑色,足其余部分为棕色。
胡蜂一般都选择避风向阳、隐蔽的场所,在树杈或土穴、树洞中。蜂巢以草根、树皮、锯木等木质纤维为主,外形近似圆形,椭圆形,大小不一,通常称为“葫芦包”。胡蜂受惊后,会对闯入者群起攻击,容易对人畜造成伤害,严重者会致人死亡,近年来全省先后出现过多例胡蜂伤人致死事件。
这次摘除的胡蜂蜂巢位于穆寨西王坡村,一处位于核桃园内树干上、一处位于农田地埂柿树上、一处位于土崖边。当地群众多次请求摘除,摘除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强化了防护措施和严格了现场工作纪律后开展摘除活动,成功对上述三处蜂巢进行了摘除,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