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子午街道台沟村。一大早农家乐经商户就忙活起来了,烙馍、摘野菜准备接待中午登山旅游的游客。村民高兴地说:自打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后,村里修通了公路,改善了基础条件,来俺村旅游的人特别多,村里的农家乐也越来越红火火。
台沟村地处秦岭北麓小五台山脚下,距子午大道仅1公里,东连抱龙峪,西接子午古栈道。全村2个村民小组,158户、536人。台沟村用短短3年时间,就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人均收入从1500多元增长到1.48万余元。
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
以前台沟是什么样子?穷乡僻壤!村委会主任肖建军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以前的台沟村是县级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唯一和外面相连的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道,群众增收渠道少,村里甚至连两委会办公的地方也没有。有事开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么聚在村长书记家,要么聚在村里的一座古庙里。
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合力建设的原则,共整合各类资金1290万元,其中峪口整治项目资金24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农家乐重点村扶持资金650万元。同时,区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35万元,修建了道路、排水渠等基础设施。通过捆绑项目资金,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扩大了建设项目政策效应。
通过多年的建设,该村共硬化道路9000平方米,修建排水渠1750米、安全饮水工程1处,治理河道360米,护坡砌石1400立方米;扶持发展农家乐经营26户、栽植小杂果460亩;购置垃圾周转箱5个、垃圾桶129个、绿化1200米,修建健身广场1个、停车场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71盏,健全了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改善了村容村貌。
产业扶持助推村民致富
基础设施改善了,如何发展产业促民致富?
小五台又名凤鸣山,山里清泉潺潺、古木森森,是西安市民郊游爬山的好去处。台沟村就坐落在通往小五台的必经之路上。
这是端着金碗讨饭吃。近年来,按照产业富民战略部署,街办和村两委会提前动手调研,结合实际谋划,充分挖掘台沟村资源优势,把该村的致富途径集中到开办农家乐上,邀请专业人员位村民讲解农家乐礼仪常识和烹饪技艺。
农家乐不是光吃一顿农家饭那么简单。为做好宣传,帮扶台沟村的陕西预备役高炮四团专门编写了一首《台沟吟》:台沟台沟就是好,五台山下一块宝;低碳环保空气好,旅游你就来对了;锻炼身体爬爬山,休闲娱乐打打牌;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吃农家菜。
短短几年,台沟的农家乐经营户就由当初的7户发展到30余户,农家乐经营户年均纯收入已超过8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800元,是2000年的6倍。同时,精通种植的住户养鸡种菜种水果,靠近水源的住户挖塘养鱼,劳力富裕的住户给农家乐打工,懂经营的住户摆摊设点一个以农家乐为主体,融生态、文化、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逐渐形成。
台沟村新农村建设已开花结果,一家家沿山势走向悄然长出的漂亮农家乐,正从外到里地改变着台沟村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