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蓝田县秋粮生产已进入后期,秋播工作即将开始,确保秋播作物一播全苗,苗齐、苗壮,做好秋播期地下害虫防治是关键。近日,县气象局联合县农技中心农技站技术人员对全县川、塬、岭等不同类型地区、不同茬口28块田140个样点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全县地下害虫田率为89.3%,较去年上升19.1%,平均亩虫口1557头,较去年增加556.5头,最高亩虫口8270.8头(三里镇低五尺村)。蛴螬为优势种,占91%,金针虫占9%。各地区亩虫口密度大小依次为东川300.1头、鹿塬1200.6头、焦汤1647.5头、蓝关2268头、半岭及岭区2368头,达到防治指标(亩混合虫口2000头)的田块占14.29%,主要分布在蓝关、半岭及岭区。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今年全县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较去年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及硬茬直播面积增大,为地下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田间环境,加之,春夏两季降雨偏多,也有利于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据气象预报资料显示,蓝田县9月份降水偏多,有利于秋苗期地下害虫为害。县气象局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虫情信息至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提醒务必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村组干部、群众做好秋播期间地下害虫防治。同时,通过各镇(街道办)多媒体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气象与农业共享预警大喇叭系统、微信(QQ)群等多渠道宣传病虫害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秋苗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