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自学绘画四十载 用艺术诠释心灵之美

2015-09-28 16:05  兵马俑在线

正在创作的熊晓斌

采访手记 :

看着熊晓斌和他的作品,我沉默了,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不敢去评论他的作品,只是我觉得在他的身上有太多我们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精神 。 他的艺术之路是坦荡而漫长的 , “ 在清水里呛呛, 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 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 用苏联作家的这句话来形容熊晓斌的一切,可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 ■文/ /图

刚上楼, 就听见许多嘈杂声,四川话, 湖北话, 还隐约听到陕西话,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二十余米的走廊里饭香弥漫, 还有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来回打闹, 正对楼梯口的房间, 却显得十分寂静, 走近一看, 房间里一男子右手持笔,左手背后, 一张白纸, 点缀之间勾勒出山水之美, 丝毫不被屋外的吵闹所影响。

这就是熊晓斌, 一个来自湖北天门市在阎良的粉刷工人。9月21日晚, 笔者终于在北屯街办靳家村一出租房内, 见到了这位57岁的“农民画家” 。一个烟盒, 少年种下绘画梦“不怕你笑话, 我喜欢上画画是因为一个烟盒” , 回忆起儿时的生活, 个头瘦小的熊晓斌说, 第一次看到大公鸡牌香烟上的图案, 便十分喜爱, 从那时起心里就埋下了一颗 “画画的种子” , “第一次从沙市坐船到宜昌, 看到三峡的自然美景, 更是让我心灵深受触动。 ”1974年, 熊晓斌因故放弃学业, 跟随舅舅学习雕刻, 单调的学习生活为熊晓斌的绘画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1976年, 熊晓斌在一位出嫁女子的衣柜上面画了一幅山水画, 成就了他的处女之作,有了第一次的尝试, 熊晓斌便愈加喜欢, 逐渐走上了业余创作之路。

一双慧眼, 观察美丽世界没有上过一天专业课, 凭着一股子喜欢的劲儿, 对绘画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熊晓斌喜欢到山上看景, 而且每次都要到最陡的山头上去, “站在那个地方,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景” , 有一次去爬山, 遇到大雨, 熊晓斌并没有急着下山, 而是站在山顶上观察云雨的变化, 甚至 “赶雨” 、 “赶云” 。

“我喜欢大自然” , 熊晓斌说道, 自己没有老师, 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 最好的工具就是眼睛和心。 “你看, 这种脉络像不像山,像不像云” , 熊晓斌指着水泥地面, 给笔者认真介绍。水泥地面,下雨时的泥巴脚印, 门口倒的洗碗水的流向, 这都成了熊晓斌创作的素材。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一颗 “执拗” 的心, 成就佳作“熊师傅有时晚上画到半夜,白天还要干活” , 工友张健康说道。白天拿模子粉刷墙面, 晚上提起毛笔画画, 熊晓斌就这样坚持了四十年。

“没了绘画艺术, 似乎我的生活缺少了什么” , 然而熊晓斌的创作曾经并不被同行看好, 家里人也经常反对。 “老婆经常和我吵架, 说我 ‘不务正业’ ” , 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熊晓斌对艺术的追求, 正如他说, 追求艺术像是爱上了一个妙龄姑娘一般, 使我如痴如醉。

“南门书院的一个没有手的女人, 都能写字画画, 我有手有脚为啥不能? ” 熊晓斌看到他人的坚持, 更加喜欢这个事业, 随着画技

一天天提高,2003年以后, 熊晓斌的作品 《沿河大道》 、 《土苗晨曲》等先后在 《人民画报》 、 《文艺报》 ,以及很多媒体广泛刊登, 获得了诸多殊荣。

“想靠画画挣钱, 干脆不要画” , 熊晓斌说, 想画画, 先修德,绘画是一种心灵之旅, 是画者对人生真善美的体验与追求。“如果有人看到我的画, 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也就满足了” , 这是熊晓斌最大的心愿。

“你看这儿主要是岩石的层次, 这是乌云, 下面有溪流, 有人家……熊晓斌热情洋溢地向笔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他的脸上也露出的全是因绘画艺术给他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全站热点
秦陵街办积极开展世界避孕日宣传活动

2015-09-28 15:05阅读

环保高陵分局举行“迎中秋,庆国庆”文体活动

2015-09-28 09:03阅读

新城区郝东文副区长检查新城区城棚改项目工地治污减霾工作

2015-09-26 08:06阅读

吃月饼 接成语 击鼓传花 开通巷社区老人提前过中秋

2015-09-25 11:03阅读

新丰街办扎实开展道路修护工作

2015-09-24 11:01阅读

“文明礼仪临潼行”民俗礼仪开讲

2015-09-23 12:23阅读

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节暨表彰活动

2015-09-22 16:2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