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冬枣园里幸福的 “女汉子”

2015-09-15 10:03  兵马俑在线

冬枣园里幸福的 “女汉子”

最初没有任何技术, 枣树根本挂不住果, 如今6亩大棚果实累累, 年收入能达到13万余元……在武屯镇沟王村,7年里, 一个叫 “胡伟” 的普通农村女人用一种叫乐观的勤劳, 完全凭自己的双手在石川河边的冬枣园里种出了甜甜的 “好日子” 。田间管理全是她一个人的 “活”武屯镇沟王村丰收组, 很多村民都在种植冬枣, 每年初秋, 因了这成片的枣园, 石川河畔都会一路弥漫甜甜的味道。

这一天是9月7日, 胡伟的6亩大棚冬枣第一天大量采摘, 因为忙不过来, 村里很多妇女都来棚里帮忙。笔者见到胡伟的时候, 她踩着三轮摩托, 正要去棚里送筐子, “大概能摘六百余斤呢。 ”嗓门颇高, 动作麻利, 牛仔裤, 运动鞋, 长长的马尾辫让40岁的胡伟看着特别 “干练” 。田间路窄沟多, 一路颠簸, 几次拐弯处感觉车会滑进旁边的水渠, 胡伟娴熟地驾着三轮都轻松绕过。

丈夫常年在甘肃跑车, 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 小儿子刚上4年级,自从7年前种起了冬枣, 所有的管理工作就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枣园大棚口,来帮忙的村民田高平正在将采摘好的冬枣装篮, 一车黄亮亮、 圆溜溜、 “羞红脸” 的冬枣怎么看怎么喜欢, “去年我都卖了13万呢” 胡伟顺手挑了一颗让笔者品尝。良好的沙质土壤, 甘甜的地下水, 孕育了脆、 甜、 皮薄, 口感极佳的冬枣。“冬枣管理上应该也很有学问吧? ” 听笔者这么问, 胡伟笑了笑, 带笔者进入大棚。

枣树 “环剥”是关键也很累人

6亩大棚, 一亩100棵, 一共600棵, 大棚里冬枣成熟正好, 很多枝条因为果实过于繁盛, 需要竹竿支撑。“环剥其实是最主要的技术。 ” 顺着胡伟手指处, 笔者发现植株并不是很高的枣树, 在树干处和主枝条上都有很多被环剥过树皮的痕迹。

一开始因为不懂技术, 没有对枣树进行环剥, 那一年胡伟的枣园几乎没结下多少枣。她就努力向村民请教, 自己看书研究枣树环剥, “4月初开花, 开花10天左右开始环剥, 宽了不行, 窄了也不行, 只能正合适。 ” 胡伟说, 环剥后 “伤口” 在40天内不能愈合, 否则刚结的枣又会落, 所以每年对枣树会进行3次环剥。以前是离地面20公分树干进行环剥, 现在是在几个大枝上环剥。 “主干剥不好树会死的。 ”

600棵枣树,4月初, 胡伟环剥一次连续需要4天时间, 在树下或蹲着、 或跪着, 有时候不注意会划伤手指, 每次环剥完胡伟的手会肿得很大, 再加上棚内高温,胡伟说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蹲了一会儿, 胡伟站起来揉了揉膝盖, 捏了捏脖子, “农民嘛,常年劳动都会这样。 ” 胡伟显得很乐观, 所以对于刮风天一个人高高站在棚上拉塑料布, 浇地的时候拽着200多米的水带往返田间, 施肥的时候扛着锄头高温下汗流浃背之类的辛劳, 胡伟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下。家和万事兴

所以辛苦也可以是种幸福一个女人既要种地还要照顾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见胡伟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朴实善良的村民们亲如一家, 做好了饭喊着胡伟一起吃。但胡伟说, 最幸福的还是丈夫的理解和一个和睦的家庭。

“丈夫每个月会回来2、3次,一进家门, 家里的活全揽了, 一直到晚上10点多还在给我洗衣服。 ” 结婚近20年, 夫妻俩都没高声说过话。 “他也挺辛苦的, 他一开车就是7、8个小时。 ” 顺手掐掉多余的枣树芽, 胡伟笑起来满脸的幸福。

聊了一会, 大棚里帮忙的大婶们也忍不住了, 争着要夸胡伟。 “这是俺堡子里的女强人, 能干, 俺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 兜着一大把枣,48岁的丁丽喜笑颜开。“你没打过交道, 人好得很呢。 ” 王晓玲提起胡伟会开车, 每天那么忙还把村里的孩子送到校车接送点的事就停不下来。“哎呀, 啥都能行, 女汉子嘛! ” 不知哪位大婶插了一句, 让胡伟都不好意思了, 大棚里满是欢乐的笑声。 (冯长涛)

全站热点
临潼小金街办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宣传活动

2015-09-14 21:37阅读

莲湖区三措并举做好2015年统计从业、继续教育工作

2015-09-14 13:00阅读

市治污减霾办联合多部门检查临潼区臭氧污染防治工作

2015-09-11 21:35阅读

新城区食品药监局参加检察机关“两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督导检查座谈会

2015-09-11 16:05阅读

草滩街道多举措关爱老人

2015-09-10 18:03阅读

高陵区农机管理站积极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参加培训

2015-09-10 09:04阅读

纺织城街道迅速落实苗区长调研指示精神

2015-09-09 10: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