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他在工作上的创新已经成为西安市公安系统的一张最闪亮的名片。他在社区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贯彻着三严三实,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创新的工作模式演绎着以学促干的精神;用警民一家的理念诠释了三严三实的含义,他新的工作模式也辐射着身边的每一位民警,他就是都市新警刘方军。
本报连续报道《都市新警刘方军》后,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西安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任军号高度重视,公安雁塔分局局长唐建平评价刘方军将创新的工作模式与三严三实相结合,是以严促实的杰出代表。
刘方军 在华外国人管理创新模式将向全市推广
刘方军在对在华外国人人口管理方面的创新,成为全市在华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的一个亮点。昨日,西安市公安局将刘方军所管辖的华城国际小区,列为在华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小区,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建明一行到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召开座谈会,在会上,公安雁塔分局局长唐建平全方位的介绍了刘方军在新型社区管理上的创新经验,公安雁塔分局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推广实施方案,号召全市向刘方军创新的工作模式学习。看到本报报道的刘方军事迹,华城国际小区居民纷纷发短信、打电话给刘方军,说对你来说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希望你继续努力
刘方军 在华外国人管理创新模式将向全市推广
8月4日,本报连续报道 都市新警刘方军后,其中《警务创新篇》中刘方军对在华外国人管理的创新工作模式,在公安系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引起了西安市公安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依托信息化手段扎实推进各项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外管工作基层服务水平,8月13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建明一行来到华城国际小区社区警务室,查看刘方军工作成效,并与刘方军探讨了对外国人管理上的经验。王建明在与自巴基斯坦的外籍协管员唐英俊交流时,唐英俊说:我非常认同刘警官的这种管理模式,有了他的这套对居住在华城国际小区外国人的管理办法后,我们觉得住在这里很踏实,同时这里好多外国朋友与刘警官都是好朋友,他的经常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也很感激,要是将华城国际小区作为在华外国人管理试点,我将感到很荣幸,更为刘警官感到高兴!
在长延堡派出所召开座谈会时,王建明说:刘方军在华城国际小区对在华外国人管理方面的创新,对全市转型社区的在华外国人实有人口管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此,经过市局深入研究总结,决定将长延堡派出所华城国际小区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作为改革试点,并制定《在华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试点方案》,将这一项具体的创新工作模式运用到全市转型中的小区内,对于长延堡派出所来说,应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动态管控,落实一人一档,依法提供服务;对雁塔区出入境处的要求为,建立健全出入境遣返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等 试点。在方案实施工作中,要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归纳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提高试点成果。
派出所全面推广学习刘方军创新思路
自从公安雁塔分局党委在全分局掀起学习都市新警刘方军的热潮后,长延堡派出所的民警结合自己工作的内容从各方面入手积极向刘方军学习。派出所户籍副所长王小明看完本报对刘方军的系列报道后,颇有感慨的说:我和刘方军是战友,又是同一个派出所的同事,只是分管的工作不同,但刘方军在工作中善于研究,善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工作思路对我以及我所带领的户籍民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户籍管理本来就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怎么将创新模式运用到工作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只要在工作中能够总结出创新点,那么这个创新点将带动起团队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学习刘方军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学习他的边管理、边探索、边创新的工作思路。
长延堡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队长赵科说:仔细研究了刘方军创新的工作模式后,我从三方面总结了要向他学习的内容。首先是他的善于开拓精神,善于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这对我们刑侦工作的启示是,在对每一起案件线索的汇总和梳理上,都应明确分类和标注,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有对工作认真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才能为百姓服务。例如,前几年在华城国际小区发案后,只要我们到达小区刘方军就会将案发人员的家庭情况给我们说的一清二楚,这给我们的排查、走访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线索,试想如果我们队伍里的每一名民警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案件侦破的效率将大大提高;最后一点就是他能深入小区、融入到居民中,这一点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融入到百姓生活中,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长延堡派出所所长王文碧接受采访时说:派出所将全面总结刘方军在新型社区管理中的创新模式,同时在全所民警当中推广刘方军管理社区的创新思路,也可以借鉴到其他的社区管理当中去。
刘方军出名了居民纷纷发短信打电话道贺
昨日中午12时许,开完座谈会的刘方军赶忙拿出手机,因为他怕有群众有急事向他反映。果然他的手机上显示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和7条未读短信,刘方军给小区居民一一回过去,在他给居民回电话的过程中记者得知,原来,这十几个未接电话中,其中有8个是看了本报的系列报道后,专门打电话向刘方军祝贺的。其中华城国际小区主任凡兵说:刘警官啊,我看到这些报道后,真的从心底里为你感到高兴。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啊,以后你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好好努力吧!小区业主王力发短信祝福刘方军:我们大家都为有你这样一个都市新警感到自豪。你工作上的创新不仅鼓舞激励这公安民警,而且也给我们这些在平凡岗位上的群众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6+1创新的工作模式是从服务百姓中得到的启发
现在刘方军创新的工作模式被他总结为6+1工作方法,所谓的6+1管理模式就是6支队伍既:华城国际小区的9家房屋中介,刘方军每月都会给中介召开会议,对租房外籍人员信息准确及时进行反馈;30名物业主管,这些物业主管分别是物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员,刘方军通过利用他们有效调动物业力量,指导工作开展;10名物业管家,物业管家是华城国际小区物业部的中间力量,他们每人负责在200到300户区域内走门串户,收集信息;26名门岗保安,只要有携带行李的外籍人员,他们都会主动上报,刘方军就会跟进到户;7名社区工作人员,与刘方军共同走访入户,排查化解各类涉外矛盾纠纷;2名境外志愿者协管员,辅助管理居住在小区的外国人。1是指,1对1的服务管控,针对小区内54名外国人,从6支社会力量中挑选54名社会力量,一对一的展开服务,协助刘方军管控。
在服务管控方面刘方军向记者讲述了利用9家房屋中介来管控小区的故事。2010年,有两名男子火急火燎的跑到刘方军办公室报警,其中一名李姓男子说,他是华城国际小区的业主,2年前将房子租给一名姓张的男子,但等到他收房时,却发现租户换成了一名陌生的男子,这名陌生的男子告诉李先生1年前他和张先生签订了3年的合约,并付了3年房租。当他和真正的房主见面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刘方军得知这一情况后,先稳定了两人的情绪,随后到华城国际小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不只是这一家租户发生过这种情况,虽然这样的事情属于民事纠纷,他们完全可以上法庭调解,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在我管辖的小区发生这样的事情啊刘方军说,于是他通过连续1个月的观察发现源头在中介,于是他决定从房屋中介入手,来杜绝这一事件的发生。因为在前期走访中他发现房主一般会通过房屋中介向外出租房子,要是规定房屋中介在给租户介绍租房时,若只允许租客与房主签订合约,那么就会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于是他就与华城国际小区内的9家房屋中介沟通,征得他们的认同后,这9家房屋中介公司制定了签订规范经营的责任书。从此以后,华城国际小区再没发生过一起类似房主与第三方租客的矛盾事件。敬请关注都市新警刘方军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