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珅
“宿舍建起来,和同学们一起住,每天都变长了许多。”
蓝田县玉川镇甘坪村小学三年级的刘忠军喜在心里,曾经上学需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而如今就住在学校里。分别建起的男生、女生宿舍里共住着47位同学,床褥、书架、消毒碗柜等设施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两年间,刘忠军经历的改变可不止这些。
去年秋季,一次体验佩戴3D眼镜带来的视觉惊奇让刘忠军难以忘怀……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志愿者们送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动物科普知识讲座,透过3D眼镜观看大自然中各种动物千姿百态的生活,仿佛走进了神奇的动物世界,触手可及。还来了一些教师志愿者给他们上英语、音乐、体育、科学课,在捐资建起的多媒体教室里享受城市里全新的教学模式。“志愿者老师来了,就像过节一样,丰富精彩。”刘忠军小朋友如是说。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每年也就能见两三次,住校后,和小伙伴们能够互相陪伴,志愿者和老师们也来了一拨又一拨,为他们展现外界多姿多彩的广阔天地,日子倍添色彩。放暑假了,近日刘忠军回校收拾“行李”,瘦小的身躯在架子床上弯着腰站着,卷起了铺盖再用身子压实然后用绳子捆到一起,最后利用多余的绳子做成一个肩带,背到了宿舍外。见到其他伙伴在爱心企业新捐助的案子上打乒乓球,他便愉快地加入其中。
“学校总共有90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望着操场上开心玩耍的孩子们,甘坪村小学教务主任与记者聊的更多的是感激,为了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碑林区助学不仅仅注重基础设施的改善,他们更加重视对孩子们心灵的关爱,将爱给了最需要“爱”的人。
“让区内教学质量顶尖小学的教师定期助学,邀请各类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来学校开展活动,带孩子们做手工、看3D摄影展,并组织孩子到城里游玩。”碑林区“两联一包”办公室副主任麻存锁告诉记者。
看着山区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但高额的学费成为他们入学的第一道“门槛”,帮扶组积极发动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到帮扶的5个贫困村调研摸底,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库,掌握困难学生基本情况。去年,碑林区慈善会联合爱心企业积极筹资5.5万元资助大中专学生22人,还给希望在假期打工的孩子提供务工机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西安慈善志愿者联盟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3.25万元,资助了67名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爱心人士捐款2万元资助了甘坪村小学40名贫困家庭学生。两年多来,碑林区共组织资助活动7次,筹措资金32.96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60人次。暑假到了,又一拨助学行动正在有序进行。
现如今走进这个距县城50公里的偏僻小山村,村里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上下两层、面积400平方米崭新的村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让人眼前一亮,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村上的太阳能澡堂让村民每天都能干干净净地洗个澡,甘坪村小学硬件软件设施彻底改变。在碑林区“两联一包”办公室组织发动下,更多的社会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来到山区参与帮扶,将爱传递给最需要的人。(2015年7月6日《西安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