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榆阳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等目标任务,齐心协力攻难关,全员参与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强基础狠抓创建硬指标落实
创国卫以来,该区承担的城区空闲地整治、巷道硬化和旱公厕改造等工作强力推进,330多块空闲土地得到绿化美化、平整硬化、改建为临时性停车场、休闲娱乐健身场所。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改变了城区较为落后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创建工作直接造福居民群众,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搞整治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近年来,区环卫局、各乡镇和办事处围绕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百日整治”、“阶段整治”、“院落屋顶整治”、“重大节日环境卫生整治”、“六小”行业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城市主街面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1%,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节余出的人工下沉到社区进行划片监管保洁。推创园工作为中心城区添绿增彩
该区通过林业部门的苗木支持和技术指导,三年调拨各类苗木超过百万株,调拨绿化用草籽花籽1350公斤,苗木籽类折合费用近千万元,完成城区百余创园单位、学校、小区和空闲地绿化,建成绿色社区8个、绿化庭院4000余户。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完成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验收所需各项资料,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技术评估。抓环境保护空气质量超过国模标准
该区加强对红石峡水库、尤家峁水库等城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卫生专项治理工作,采取围网保护和水上巡查等措施,确保了供水水源安全;强化了禁烧烟煤杂物、扬尘污染督查力度。2010年以来,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超过330天,2014年达33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2%,超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311天和85%的标准要求。
2014年,榆林成功创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同时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评估、技术评估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技术评估;2015年3月,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榆林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已经由省级层面跃升到国家级层面,整体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记者侯红雷通讯员张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