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长安区,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机关企业,都能看见党员敬业奉献的忙碌身影;无论是在办事大厅,还是在街道社区,都能看见党员尽心竭力服务群众的感人场面。
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长安,着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这一主题,长安区委创新思维抓谋划,科学统筹稳推进,狠抓落实求实效,有力提升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有效形成了三严三实的实践取向,使基层党建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更有力、在服务群众中更有效。
把现代培训作为党员教育新常态
建设一支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是实现创先争优、谋求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长安区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制定方案,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制定《长安区2015年度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对本年度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时间、内容、对象等作了详细安排。着力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上下功夫,一方面结合工作,突出重点,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坚持从抓政治理论教育、抓党风廉政教育、抓工作方法培训入手,采用互动交流、案例教学、现场观摩、自主选学、网络共享等现代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实效,在全区逐步形成了领导带头学、干部自觉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将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时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区内媒体教育作用,利用10多块LED大屏幕,每天12小时循环播放。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延伸到农村党员一线,在长安电视台开辟《党员电化教育》栏目,定期播放远程教育专题片和党建宣传片,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据了解,今年以来,长安区以高等院校、教育基地为主阵地,共举办各类培训8期,培训在职干部3170余人,进一步优化了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增强了干部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
把富民强村作为农村党建新要求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长安区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载体,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6个方面的工作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选优训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顺利完成了558个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对1000余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村级主职干部的法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
针对农民群众办事难、找人难的问题,长安区在农村干部中探索推行了村干部坐班制,即在村级活动场所,每天有一名村干部轮流值班,全天候接待群众,代理代办村民事务,让群众在第一时间能找到人、能办成事。在全区各村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组建了1215人的代理员队伍。目前,全区已建立村级代理服务站558个,覆盖率100%,共受理群众申办事项2836件,办结2645件,办结率93%,群众满意率达96%。
以抓党建、重民生、促发展为重点,2013年7月,长安区委从区级部门抽调了50名科以上干部,到50个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区委组织部严格日常管理,建立了工作纪实、驻村考勤、目标管理、工作例会等11项制度。第一书记紧紧围绕任职村重点难点问题,抓班子、抓服务、转产业、抓稳定,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7名,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个,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55次,发展经济作物2400亩,争取基础设施建设5679万元,发放慰问金110万元,化解矛盾纠纷295件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区有141个村党组织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被评为好类村,占27%,较好类村197个,占37%,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的底气、鼓舞党员干部的士气、聚起农民群众的人气。
针对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状,长安区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集中整顿,区委先后抽调了33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和50名机关干部,组成了11个巡查组,利用1个月时间,围绕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党务村务公开、强包强揽工程、涉黑涉恶破坏投资环境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巡查,进一步增强了整顿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把和谐文明作为社区党建新目标
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长安区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延伸,以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契机,创新社区服务功能,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导向,创新建立社区服务平台,将全区51个社区划分231个党建网格,并派驻党建网格服务队,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处置的办法,对网格内服务管理事项,按照权责一致原则,逐级处理、逐级上报、逐级反馈、逐级督查。
依托社区党建网格,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长安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服务站的组织功能和平台优势,组织762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解难题、办实事,联合社区党员、志愿者成立27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认领6963个服务岗位,开展服务活动17848人次。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服务工作站作用,针对居民不同诉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为民服务活动。韦曲街道府东社区按网格划分党员责任区、责任楼,组织201名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使社区105户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有了贴心人,36名特困学生得到了帮助。郭杜街道樱花路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温暖中转站活动,目前已有3700余件衣物被困难群众领取使用。郭杜街道学府街社区针对社区居民孩子下午放学后无人看管问题,社区党员服务工作站积极与西北大学志愿者团队联系,成立了社区四点半学校,辅导30余名小学生写作业、开展文体活动,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又方便了家长,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把助推经济作为非公党建新路径
抓机制、抓组建、抓队伍、抓规范是长安区着力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引领非公企业党组织扩大覆盖的有力抓手。今年,全区按照省、市非公党建工委的统一部署,以巩固提升年活动和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为契机,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企业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实现有效覆盖,进一步扩大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努力建设一批阵地规范、资料完备、制度健全、两个作用发挥较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促进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为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评星质量,长安区对申报三星级以上非公企业进行逐户走访,了解企业现状,并根据活动评定标准对重点申报的非公企业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制作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上墙公示栏,定期对重点申报企业进行督导,力争实现年初申报目标。此外,还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创建和技术比武、征文才艺、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长安天然气公司、灵沼街道办事处等举办了文化讲堂活动,不仅展现了非公企业党员职工风采,而且增强了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