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西安两大书城嘉汇汉唐和万邦在一年中夜晚最短的这一天夏至,开始试水24小时运营。其中嘉汇汉唐书城小寨店每周一、三、五、六营业24小时,万邦图书城小寨店每周二、四、六、日营业24小时。古城从此也有了不熄灭的夜读灯光。
10个月过去了,古城的两家夜书房运营得怎么样?阅读之灯还如开始那样温暖、明亮吗?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这两家书城。
坚持 基本是零利润、甚至负利润在运营
周末的嘉汇汉唐书城小寨店有些拥挤,一楼大厅里正在举办签售,等候的读者排起了长队。书店里的座椅上已经坐满了读者,正在安静的读书。24小时夜书房啊,我们还在坚持。书店店长刘立斌告诉记者,神情颇有些无奈。
为什么要用坚持来概括24小时运营?刘立斌介绍说,开始运营的前几个月是夏天,夜间12点以前大概有50人,周末能够达到百十来人。但是进入秋冬季节以后客流量下滑严重,12点前约有二三十名顾客,到了12点以后,固定顾客只有十来个。至于销售额,刘立斌表示也基本都是在12点前体现,12点以后就谈不上了,偶尔会卖一两本。
如此低的销售额,却还要承担和白天一样的人员成本,再加上水电等费用,刘立斌表示书店目前基本是零利润、甚至负利润在运营。在这样的情况下,书城不得不考虑缩减成本,夜书房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是按照正常班排班的,收银、保安和服务人员加起来有近10 个人。但后来一再缩减,先是减到5个人,现在有时只有3个人了。
那么和嘉汇汉唐同时开始夜书房运营的万邦书城小寨店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去年年底,万邦已经暂停了24小时的运营,是无奈的暂停,因为目前小寨店遇到了一些困难。万邦书城总经理魏红建说。据他介绍,万邦书城小寨店是20多年的老建筑,店里的电路等都已经老化。24小时运营除了增加灯光照明之外,冬天和夏天空调的用电都给线路带来很大的负担。魏红建说,目前店里的线路很难负载起24小时的全天候运转,这里是书店,一旦起火,就会出大问题。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关停夜书房是不得已而为之。
坚守 夜书房更像是一面阅读的旗帜
一家在零利润的情况下坚守,一家在无奈遇阻后暂停,古城的夜书房难道真的无法长久地亮下去吗?对此,刘立斌说,书城确实很艰难,甚至有过想要关停夜书房的想法,之所以一直坚持着,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铁杆书迷。他告诉记者,虽然每晚过了12点之后,店里常常只有十几位顾客,但他们真的是在用心读书。后半夜累了困了,闭上眼睛眯一会,醒来又继续读,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次了。每次书城进行读者调查,也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夜书房继续经营下去。
国内首家24小时书店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也一直在关注西安24小时书店的发展情况。那么如何在目前尴尬、艰难的境地里蹚出一条光明之路呢?张作珍一方面建议书店经营上更多地为读者着想,一方面也建议政府、媒体给予更多支持。三联这一年下来有近千次媒体报道,这样的宣传效应非常重要。
刘立斌表示,除了需要来自政府、读者、新闻媒体单位的更多支持和关注,书城自己也在积极探索,可能日后会结合咖啡馆,把书店做成书吧。图书是个特殊行业,只有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生存之道,培养更多读者的读书兴趣,24小时书店才能写好深夜的美文。目前的图书市场也给了刘立斌更多的希望,全国图书市场从去年年底开始缓慢趋暖,这给了我们更多信心。
而万邦夜书房的归宿暂时还悬而未决,在魏红建的设想里,如果面临的问题能够解决,他一定会重启24小时书店。也许有人第一次经过我们的夜书房没有进来,但是在他走过第十次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要进来看看书。魏红建说,24小时书店的存在,其实更像是树起一面阅读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