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家住甜水井的离休干部王文海老人手捧两面锦旗,来到了莲湖区北院门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将一面锦旗送给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烨雄大夫;另一面送给注射室全体护理人员。“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这是王文海老人对张烨雄大夫和注射室全体护理人员最诚挚的感谢以及最真诚的评价。“自从区卫生局开展‘天天问周周看月月小结三不让’活动以来,咱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莲湖区卫生系统的可喜变化。”张文海老人高兴地说。
从去年开始,莲湖区卫生局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天天问周周看月月小结三不让”活动,以提升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履职能力,树立莲湖卫生良好形象,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一年来,莲湖区整个卫生系统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干部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医德医风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不断迈向新层次。
天天问 夯实个体热心服务“着力点”
今年九月份,西安的雨特别多,一连下了十多天,这让已经八十多岁的刘奶奶焦急不已。她因病长年卧床不起,老伴也坐在轮椅上,外面雨下个不停,楼上电梯又正在维修,上下楼很不方便,眼看着体检和打疫苗的日子临近,这可怎么办?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安排医护人员拿上治疗设备,上门给两位老人打针体检,医务人员的热心服务令两位老人非常感动。
可是,这些医护人员是怎么知道这两位老人急需医护服务呢?原来,今年九月,莲湖区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走进居民家里,收集姓名、年龄、病史等信息后,统一录到电脑里,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据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崔春介绍,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该中心在开展“天天问”活动过程中为将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到位而采取的便民措施。为了能搜集到更广泛的数据信息,掌握上班族的健康情况,该中心60多名员工在下午6时至晚8时,走进辖区12个社区,搜集居民信息建立“健康档案”。
崔春所说的“天天问”,是莲湖区卫生局在卫生系统深入开展的“天天问周周看月月小结三不让”活动的部分内容,而崔春也荣获“西安十大健康卫士”的称号。
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生命线,也是检验卫生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金标准”,而提高服务质量最根本的着力点,就是立足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个体”,提高医护人员个体素质。为了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树立卫生系统良好的形象,莲湖区卫生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日对当天工作、学习、履职情况进行总结,查摆梳理自身存在问题和不足,坚持每天五问,真正做到以问促学、以问促查、以问促改,在天天问中添动力、求突破、当表率。天天问即:一问思想上是否服从大局,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二问工作上是否深入研究,用心思考、超前谋划;三问作风上是否敢于担当,主动配合、务实高效;四问能力上是否勇于创新,破解难题、执行有力;五问服务上是否主动热情,不卡不要、周到细致。
“通过‘天天问’,基层单位的一线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显著提高,爱岗敬业、热心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态度蔚然成风,每天的‘五问’提醒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引导大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维护群众健康、惠及百姓民生的工作。”说起“天天问”活动开展一年多来莲湖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和医务人员工作作风的变化,区卫生局局长刘庆明深有感触地说。
周周看 深化科室为民服务“基础线”
莲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长韩欣馨最近心情特别好,因为她所负责的科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在今年西安市卫生局举办的全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中,她携三名同事代表莲湖区参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说起工作经验,韩欣馨科长向记者展现了她手中的《莲湖区卫生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天天问周周看月月小结三不让”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每天的工作情况。原来,莲湖区卫生局给每一个干部员工下发了“工作日记”,在区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每周召开的工作例会上,韩欣馨科长与每一位科室员工都会互查“工作日记”。
如果说“天天问”是立足“个体”,提升干部员工个人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那么,“周周看”则是立足“科室”,促进“天天问”个体成果转化为部门成果,以提升整个部门为民服务规范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医务人员个体热心服务的“着力点”串连成各中心科室为民服务的“基础线”。
“周周看”就是区卫生系统各单位的科室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工作、查摆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坚持每周五看:一看单位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职工对规章制度是否熟悉掌握;二看科室分工是否明确,岗位职责是否清楚,工作流程是否完整合理;三看科室常规工作和临时性任务是否完成,依法行政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四看科室工作资料或记录,是否进行资料化、档案化归整管理;五看科室文明建设是否严格规范,工作场所是否干净整洁,员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通过“周周看”,真正做到严管理、聚合力、兴实风,实现科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莲湖区疾控中心主任薛晓玲表示,起初有些人对“工作日志”还有些不习惯,为了推广该活动,中心领导检查各科长,科长检查职工,通过互查、科室查、领导抽查等方式,真正让自问自省转变为日常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现在这个手册已经成为大家手中的“红宝书”,每天的工作情况随时都会记下来,遇到问题也便于查阅,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月小结 拓宽单位卫生服务“辐射面”
在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厅,有一间“健康小屋”,为居民常年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本只提供初级卫生保障,但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拥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等三大服务区域,特别是针对残疾人的需求建立了莲湖区康复中心,这里配置了完备的医疗康复器械,分成人区和儿童区两部分,为了预防病人摔伤,墙壁还专门进行了软包装修。
康复中心是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宽健康服务、提升服务能力的一面镜子,据中心主任潘陕兵介绍,今年来,该中心通过现代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不仅为辖区居民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和医疗保健知识,还安排中心专家在西安教育电视台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专题讲座;在“百名党员进社区 服务群众解难题”活动中,努力为困难居民和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解民忧。医师团队定期下社区开展免费健康咨询、义诊、上门访视、救治等活动,与300余户家庭签订家庭医师服务协议,为居民提供随叫随到的医疗救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帮扶和义诊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上门为贫困残疾人、重病患者打扫卫生、洗头发、剪指甲,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在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见所闻使记者深刻地感到,健康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医护人员个体的力量薄弱,科室涉及的专业服务狭窄,只有集合单位的全部科室和员工之力,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总结,才能切实给百姓带来满意的健康服务。如果说“周周看”是科室为民服务的“基础线”,那么,“月月小结”则是莲湖区卫生系统各单位服务大局,将各科室的“基础线”构筑起卫生系统健康服务网络的“辐射面”。
区卫生局要求卫生系统各单位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坚持“当月工作有总结,下月任务有安排”,进一步理清思路,夯实责任,明确目标,真正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增强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月月小结要求各部门:一要每月总结当月的工作情况,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卫生局;二要总结找问题,通过月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剖析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三要整改抓落实,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局属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着力构建文明、和谐、奋进的莲湖卫生体系。
三不让 树立大健康服务“新形象”
从个体的“天天问”为着力点,到科室的“周周看”为基础线,最后形成单位的“月月小结”辐射面,莲湖区卫生系统构建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大健康服务格局,在此基础上,莲湖区卫生局对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医务人员提出了“三不让”工作要求:一不让安排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二不让工作中的失误在我这里发生;三不让卫生系统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
一年多来,莲湖区卫生系统通过天天问、周周看、月月小结,牢固树立“三不让”思想,凝心聚力,履职尽责,树立卫生系统新形象,各单位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全区10家卫生服务中心,均成立了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为主体的医疗小分队,为辖区失能老人提供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区妇幼保健站邀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在区内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儿童免费筛查测评智力及神经发育,并结合“妇幼健康服务年”,举办孕产妇惠民政策和健康知识宣教活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赞赏。
大讲堂 深入基层为民服务“零距离”
10月24日,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平安大厦举办主题为“改变您一生的健康智慧”健康大讲堂,国家二级营养师、陕西省保健协会专家李承博为大家讲解了膳食养生,让大家牢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随后李随博与现场120余名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进行了互动交流,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这次健康大讲堂只是莲湖区卫生局扎实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的一个场景。今年在社区举办健康大讲堂是区卫生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自2013年9月以来,局机关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在区政府大院礼堂、街办、社区、干休所、部队、学校等场所每月举办一期健康大讲堂活动,旨在宣传国家医改形势、卫生惠民政策、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增强群众保健意识,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截止2014年10月,已经累计举办了102场,现场听众1.2万余人,受到辖区群众的肯定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