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农村学生你的午餐吃什么?

2014-10-21 16:19  兵马俑在线

农村学生你的午餐吃什么?

午餐时间,阎良区关山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正有秩序地排队在食堂窗口打饭

核心提示

对于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学生而言,每天中午吃上一顿热腾腾、有营养的午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对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用餐形式多种多样的城里娃们,学校离家远、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午间如何就餐,就成为一个关系到这些祖国花朵们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记者蒋黛文/图

农村娃午餐吃啥引关注

叮铃铃铃中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在西安市碑林区某小学门口,很快便有学生按班级排成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低年级的孩子被等候在门外的家长接走,高年级的则三三两两结伴朝家里走去;除此之外,一些午间托管班、小饭桌的工作人员,也举着牌子等待接走托管的学生。在午餐吃什么这个问题上,城市孩子显然有不少选项,但农村孩子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采访中,民间公益组织千盏烛的负责人,长期在山区学校支教的左莉老师告诉记者,在一些农村学校,尤其是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较落后的山区学校内,如何能让孩子吃上一顿有营养的午餐,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从2009年赴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支教至今,左莉老师在山区学校任教已经有5个年头,这5年来她一直和学生们共同吃住学习,对于一些农村孩子所面临的午餐难题,左老师深有感触。农村学校分为寄宿制和非寄宿制两种,寄宿制的孩子交纳一定的寄宿费,吃住都在学校,饭菜质量还算不错,老师有时也和孩子一起用餐。而在部分山区的非寄宿制学校里,也会有比较简陋的食堂,学校雇佣一个当地的妇女给孩子做饭,饭菜非常简单,只要吃饱就行了,质量上无法保证,更不用提营养搭配了。除此之外,在一些不具备开设食堂条件的山区学校中,离家远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在附近亲戚家借宿用餐,或是从家中自带午餐充饥,有时一个凉馒头夹一些辣椒酱,就是孩子的一顿午餐,让人看着十分心疼。左老师提及,在前几年,山区学校孩子午餐吃不好的问题较为普遍,一大碗米饭就一小盘土豆丝的情况也时常出现,不禁令人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感到担忧。

撤点并校后续难题

用改善计划求解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生长速度加快,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保证其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为成人时期乃至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而青春期女性的营养状况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在城市儿童青少年普遍出现营养过剩、肥胖等问题的同时,不少农村学生仍然存在着午餐吃不好、营养摄入不够的情况。

近几年来,农村学生午间用餐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和各地凸现出的校车难题类似,都是撤点并校所带来的后续问题。教育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自2001年起,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让农民孩子也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不少田间地头的麻雀学校乡村小学被逐步撤销。撤点并校的实施有助于教育资源整合,利于提高办学质量。但家门口的教学点撤销了,一些孩子不得不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中午在哪吃饭却成了大问题。对于公共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的农村来说,学校的撤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也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令人欣喜的是,自2012年起,我国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逐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于2012年开始在周至县进行试点,2013-2014年逐步覆盖全市。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为每位学生每天4元,一学年按照200天计算,在实际实施中,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供餐模式分为以下三种:学校食堂供餐,学校食堂每天制作荤素搭配的营养午餐(必须确保每天对学生供应鸡蛋、牛奶),由学生凭餐券领取;课间加餐,目前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学校,统一向学生提供鸡蛋、牛奶为主,水果或其他营养食品为辅的加餐或课间餐;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食堂或者周边学校食堂购买供餐服务。目前,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共覆盖学校1492所,惠及学生38.38万多人,占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100%,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48.99%。

国家补贴让免费午餐不再遥远

10月16日中午,虽然还没有打下课铃,但在阎良区关山镇南樊小学的食堂内,每张餐桌上都工工整整地摆好4副餐具,热气腾腾的花卷和鸡蛋醪糟也已经出了锅。11时40分,在老师的带领下,低年级的学生们排着队走进食堂,拿餐盘、打饭菜、在桌子旁坐下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这样的场景孩子们明显已经非常熟悉。在打饭的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安静和秩序,既没有人争抢,也没有调皮打闹的情形出现。很快,每人的餐盘里都盛了一个花卷、一荤两素共三个菜,等到孩子们按照次序坐下后,老师和工作人员开始推着车来到桌前,给每人的碗里舀上鸡蛋醪糟,接过碗的孩子就着花卷和菜,喝得十分香甜。我父母都在银川打工,爷爷奶奶还要照顾3岁的妹妹,家住北樊村的六年级学生樊倩倩是位留守儿童,和父母每年只有过年能见上一次,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看,中午没人给我做饭,我就在学校吃,每天的午饭都很丰盛,我能吃好多呢。

采访中,南樊小学校长郭继朋告诉记者,在该校内,每天中午共有315位学生在食堂用餐。相比较家里的饭,学校食堂的午餐荤素搭配,更注重营养。主食和菜都不限量,可以添加到吃饱为止,汤和稀饭较烫不方便端,就由老师到桌前帮他们盛好。郭校长表示,学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带孩子按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吃饭,固定座位,教育学生们在吃饭过程中保持秩序、不喧哗、不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完午餐后,孩子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回教室午休。

在阎良区关山镇中心小学,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这所校园的食堂门外,张贴着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证、秋季食谱和一张陪餐安排表:水池要保持干净、用餐过程中应保持空气对流、菜的调料要均匀在陪餐记录中,每天都有校领导对当天饭菜的评价,以及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关山镇原本有26所村小,撤点并校之后,现在全镇共有5所小学,仅关山小学就覆盖了6个行政村,最远的家距离学校6公里,中午要回家吃饭显然不现实。该校校长郑学龙表示,如今,学校的842名学生分为乘校车和走读两种,家比较远的乘坐校车上下学,中午留在学校食堂用餐,家近的走读生,中午可以回家吃饭,也可以选择在学校吃。按照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每位学生每天的4元里,有2元用于上午加餐的一包牛奶,另外2元补贴进午餐,食堂做一顿午餐的标准为5元/人,学生只需再交纳3元,就可以吃到学校食堂的营养午餐了。

一顿饭关乎未来

多方合力让孩子吃好

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农村和城市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城里孩子没人照看,可以请保姆或委托给小饭桌、托管班,但农村没有这样的条件。负责阎良区营养改善计划的区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邓军胜告诉记者,虽然现今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家长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仍大多停留在吃饱的层面,尤其是近几年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父母在外打工,由老人做饭和照顾孩子,往往谈不上健康饮食和营养搭配,农忙时一个馒头夹咸菜,甚至泡一包方便面,就把孩子的午餐给解决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阎良区于2013年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工作,并将其与2009年开始实施的蛋奶计划并轨,给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或课间加餐。全区学校食堂统一午餐标准、定点采购、以0利润为基本要求,让有需要的孩子都能吃上安全、健康、有营养的午餐。

随着全市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孩子们的用餐问题得到解决,体质也有了显著的增强,但在欣慰之余,邓军胜主任也提出了问题和困惑。学校提供的鸡蛋和牛奶,一些孩子不爱吃,浪费的现象偶有发生。而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邓主任希望能联合食药监、卫生、工商、质监、财政等多个部门,对学校校长、财务人员、食堂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组织卫生保健所、食品企业到学校对老师、学生进行营养膳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资金有限,食堂给孩子提供蛋奶的加工费、人员工资等大都由学校自筹,经济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食堂管理人员也大多由老师、政教人员兼任,并无专职管理岗位。为此,邓主任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食堂的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硬件设施和就餐环境,并切实解决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管理人员编制等实际问题,减轻学校的经费压力,同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检查,让农村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吃饱吃好,也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午餐难题担忧。

全站热点
相桥街办积极开展全国首个“扶贫日”活动

2014-10-21 15:09阅读

铁炉街办积极加强在建房屋排查

2014-10-21 09:06阅读

庆安初级中学隆重举行“国培计划”——陕西省青年 优秀教师浸入式培训项目(2014)开班典礼

2014-10-20 17:04阅读

五竹镇四项措施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2014-10-20 08:09阅读

阎良:首个烈士纪念日 唱起秦腔颂英雄

2014-10-18 19:03阅读

枣园街办举办优生优育培训班

2014-10-17 19:19阅读

省人大调研组来周至县对《渭河流域管理条例》立法后情况进行调研

2014-10-17 12:4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