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工业区阎良组团日新月异
渭北工业区西安皓森精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渭北工业区西安胜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工业生产所需的所有生产资料中,唯有土地不能无限供给。渭北工业区从成立之初便明白必须告别过去30年在中国屡次出现的开发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为了集约发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都释放出巨大能量,渭北三组团从园区规划到发展定位,再到链条化招商,都牢牢抓住错位发展、集约发展这个灵魂,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荣光。
定位
驰骋翱翔各有侧重
让组团间不起内耗
将一片植被茂密的土地变化成林立的厂房,可以有许多的项目选择。但在现实中,拾到篮里都是菜的思路曾让中国在过去的30年间见过了太多的同城同质竞争,各自为政的结果便是项目难以抱团发展,土地资源被严重浪费。这样的教训对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的渭北工业区来说,是前辈的教训,也是自己的约束。
临潼组团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婉拒了像石油冶炼、重化工等一些不符合我们组团发展定位的项目。曾主抓招商的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管委会主任郑广军说,对于还是一片空地的临潼组团说,那个在三星项目尚未签订时堪称西安引进投资额最大的石油冶炼项目,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可想而知。但是为了组团的发展定位,临潼忍痛婉拒了。
在渭北工业区成立之初,市上便为高陵、阎良、临潼三大组团确定了各自的发展方向,避免组团间的内耗。
按照《西安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渭北要重点建设和完善1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调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完善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渭北工业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25%,达到1857亿元,约占全市2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达到420亿元,约占全市20%。而到2020年,渭北工业区工业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年均增长30%,约占全市40%;工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约占全市30%。
为完成这一整体规划,三组团各有自己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其中高陵装备工业组团要以汽车制造、新材料、兵器工业、专用通用设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化工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建设成为关天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核心承载区和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高陵装备工业组团工业总产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7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平均增速30%,工业增加值达到1250亿元。
以打造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中国航空工业新城为目标的阎良航空工业组团,则以航空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整机制造、航空材料、航空装备、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航空军民两用技术及延伸产业。到2015年,组团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平均增速25%,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平均增速30%,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
而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临潼组团为实现打造西安大产业体系中的增长极和引领极之一,成为全国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重点发展航空配套、汽车零配件、低碳环保产业、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平均增速25%,工业增加值25亿元;2020年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平均增速38%,工业增加值175亿元。
正是这样翱翔于天、驰骋于地各有侧重的产业规划,让三组团从成立之初便明晰了自己的产业定位,从而能够专注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内功修养,而非一味的依靠低地价来招揽项目。
招商
全产业链招商
让入区企业网状关联
9月底的恒锵航空科技正在整修设备,一年后再次走进这家企业,记者差点认不出来。因为仅仅一年时间,这家以航空设备维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所拥有的检测、维修设备已经占满了三层楼。
去年以来我们确实添了不少设备,目前我们拥有各类检测设备400多台套。公司总经理郭继军说,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公司在这里完整的航空产业链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原来依托于航空基地打造的完整航空产业链,恒锵得以专注于民用航空辅件维修这个细分领域。
简单来说我们就是对民航飞机的辅件进行检测、维修的一家航空服务公司。郭继军说虽然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类似的公司在全国有许多。但我们的技工人才,阎良本地的航专(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能给我们配套;同时我们还和唯一拥有真机维修培训的金宇公司是邻居,两家在业务上能够形成良性互补。而西飞集团等科研单位还能给我们就近提供技术支持。他说正因为这些就在家门口的关联与协作,让恒锵得以迅速成为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运公司的承修商。
同样因为飞机而被吸引到航空基地来的还有全球技术水平最先进的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之所以落户阎良,就是为航空城这3个字而来。三角航空相关负责人田廷明说。原来这种大型模锻液压机的优势在于可一次锻压成型许多复杂金属件,而它们的用途主要在航空、航天、船舶、石化、电力、兵器、核电、深海工程等多个重要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范畴,可满足在研、在役飞机及航空发动机95%以上产品的研制生产。
而主动傍依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阎良的他们,又吸引了空客、波音、普惠、塞峰、米歇尔道蒂、罗尔斯-罗伊斯、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东方汽轮机厂等国内外著名企业,他们高度关注该项目进展,纷纷洽谈合作事宜。
这又为我们带来了产业链上的新鲜血液。航空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关联性强是现代航空业的一个业态特点,也是我们吸引产业集聚的最大优势。即不仅要选择龙头企业的配套商,更要选择航空业整体发展的配套商、关联商。一个具有强大产业配套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的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在阎良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9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首屈一指。
在阎良组团担当吸引众多相关企业落户的那块磁石是翱翔于天的飞机。而在高陵组团,众多的企业则围绕的是一辆辆汽车。这种围绕的紧密度,甚至从众多企业的厂名上体现了出来,无论是国企巨头的中集集团,还是土生草根的民企万方公司,在这里成立的企业名中加上了陕汽二字。
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公司,这略显冗长的公司名称表明了公司的股东构成,该公司是由中集集团和陕汽集团合资建立的。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集装箱产品,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商,中集集团的产品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的物流系统。之所以要和陕汽合作成立专用车公司,因为陕汽作为全国知名的商用车生产企业,长处在于车体研发、生产,车厢反而没有核心竞争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该公司经理汤恩涛说。
陕汽搬到渭北工业区,我们也将厂区设在渭北。而就近配套,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活力,2007年成立时的年产值是两亿元,去年翻了一倍。而随着陕汽各系商用车在全国市场需求的旺盛,今后我们的发展会更快。
而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刚的名片上直接印上了陕汽的Logo。我们此前是陕汽下属的厂子,改制后的业务主要是给陕汽生产电器电路、管件管路、支梁悬架、机加冲杂、精密铸造、蓬布内饰等六大系列,厂子90%以上的产值都来自于为陕汽的配套。
万方的发展一直紧跟着陕汽,从宝鸡到西安,从经开拓展到高陵。我们目前已经具备年生产重型汽车零部件15万辆份的生产能力,不仅是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主要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厂家,同时也对外承接重型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
在高陵组团,仅为陕汽配套的企业就有四五十家,大如康明斯、法士特,小如万方、及不少江浙配件企业,都成为汽车制造全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在这里早已摆脱了自给自足的狭隘,专业化分工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契机。
其实,随着渭北工业区这一我市北部工业带发展的顶层建筑成立,这种聚集已经延伸至整个区域。组团内企业为龙头配套,企业为兄弟企业配套,组团间企业与企业配套,企业相互配套共同开拓市场的良性局面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也越做越大。
配套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
让组团崛起为一座新城
在产业发展上,三大组团各有侧重,以避免同质竞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三组团则统筹安排,避免前辈们小而全、大而全的教训。
工业区要发展,水电煤气是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各园区因地制宜的管网铺设外,渭北工业区还将三组团所有含有电镀等高污染、高排放加工环节的项目统一摆放到阎良组团表面处理园内,以实现排污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成本,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土地浪费。
今年6月24日,总投资近十亿元的西安航空基地表面处理园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规划面积50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环保型表面处理专业化园区。项目建成后,将为渭北工业区和西安周边地区工业企业提供技术先进、清洁环保的表面处理服务。
该园区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模式,为渭北工业区及航空基地相关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表面处理服务,形成金属表面处理产品18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工业污水1万吨每天的处理能力。建成后,渭北工业区工业企业表面处理产品将全部进入该园区生产或委托加工,不再另建分散的表面处理中心。园区对入园工业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并进行污水排放集中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企业不得入园生产。与此同时,园区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对工业污水进行深度环保处理。处理之后的水60%回用于园区生产线,40%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有效避免了集散式、低等级的表面处理模式对环境的污染,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
除了在硬件上严把集约发展的关口,在各组团的入区项目评审中,集约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在临潼组团的《西安渭北工业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入区项目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一条原则便是:以集约、节约、安全、清洁生产为目标,充分考虑项目类型、产业发展趋势、投入产出情况、税收贡献、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评审拟入区项目。在这份厚达26页的详尽《办法》中,对入区企业评审所占权重最高的一项便是:投资强度与投入产出比。
为了提升入区企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临潼组团还将该项细化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和项目投入产出比两项占比10%的分解项目,在对于单位投资低于行业标准的不予引进的同时,也对超出标准强度的企业予以倾斜。通过禁止和鼓励两只手来引导企业集约发展。
正是通过这样从规划到招商再到配套环环相扣的集约理念,渭北工业区不仅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为各组团内、组团与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生态绿地空间和廊道;还通过大力推进能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广新型节能环保建筑,力求将渭北建成为一座资源集约、绿色环保、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
兵器光电科技产业园建设素描
去年10月才在高陵组团兵器光电科技产业园里投产的西安瑟福能源科技公司,目前所有的生产线均已开足马力生产。因为这家中国兵器集团旗下专业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民品公司,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市场客户。
据公司经理张立志介绍说,原来以生产航模电池为主的瑟福公司,之前的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其在该领域的国内产能稳居第一。但航模电池只是个很小的领域,市场总量极其有限。张立志说正因为如此,之前公司每年的产值也只能维持在数千万。
来到兵器产业园后,我们有了更大的生产能力。但比生产线扩容更令张立志开心的是,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西安市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他说此前做航模锂离子电池时所积累的技术储备,让瑟福能够在这一新兴市场方兴未艾之时便迅速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正因为生产线的扩容和对新领域的开拓,今年1-8月份,瑟福已实现产值一亿多,是历史同期的3倍。
而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与瑟福公司相距不远的陕汽的一场推介会也让张立志对这一新兴市场充满了信心。昨天陕汽就进行了一场新能源汽车推介会,陕汽的电混动力汽车也是其中的亮点。我们有技术,陕汽有市场,如果我们这两个邻居能够达成合作,那市场前景将相当广阔。
瑟福还只是高陵组团兵器光电科技产业园中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个按照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兵器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促进兵器企事业单位发展观念转变为使命的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55亿元,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三大集群五个板块的产业架构。累计引入16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约3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西工集团火工装配生产区为代表的现代防务板块;以特能集团锂离子电池材料、北化集团烟用丝束项目、兵科院TFT彩色液晶项目为标志的新材料及新能源板块;以西北工业集团装备制造园区项目、亚大管材项目为基础的装备制造板块;以北方光电集团光电园区为基础的光电信息板块;以及以综合保障园住宅开发、区域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板块等五大产业板块的产业格局。
已建成和建设中的
园区和产业集群现状
高陵组团:目前高陵组团已聚集工业企业超过400余家,以陕汽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化、链条式规模发展效应已经形成,而传统汽车产业的另一端,正加快向新一代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以中国兵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正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以彩晶光电、西部超导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化项目正在加速建成。
如今组团启动投资过亿元的在建项目达145个,在建项目36个,建设总投资40.38亿元,已完成建设总投资20.66亿元,完成总投资比例51.16%。2014年新开工项目13个。目前,主体已完工项目18个,预计下半年即可投产达效。一个产业聚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已初具规模。
阎良组团:目前阎良组团已汇集航空相关企业107家,其中参与主机研制配套的企业58家,占比54.2%;取得军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6家,占比15%;提供生产性配套服务的企业18家,占比16.8%。区内企业间产品和服务配套日益紧密,集群规模效应得到不断释放和放大。重点培育了金宇航空、精工通航、西安直升机公司等40多家通航企业,涉及飞机复装、通航作业、飞机销售、飞行员培训、公务飞行、航空旅游等领域,形成了通航产业集群的雏形。
组团全面实施了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建设新配水厂、污水处理厂、城北集中供热中心等项目,西阎高速通行费包年优惠政策得到落实,西阎二级公路阎良段建成通车。航空基地一期建成区内已形成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道路交通便捷通达,水电气暖配套齐全,有效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临潼组团:目前临潼现代工业组团已建成秦王一桥、秦王一路、秦王二路、渭水一路、渭水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投资方面,投资35亿元的中国黄金集团重钢生产基地一期已建成投产。温商高端制造产业园、西安建筑产业化示范园暨西安建构实业、陕西大唐钢构新厂区、西安西高电力设备制造产业园、西安伊思灵华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陕西华美工业园、西安(渭北)高新技术装备产业园、新丰泰(临潼)汽车配件物流产业园、西安渭北光机电产业基地等多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