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阎良区始终将治污减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形成部门联动合力,扎实推进治污减霾各项工作任务。截止9月14日,阎良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52,已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区环保目标任务要求为145天),在全市12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中排名第三。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污染防治。阎良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治污减霾为抓手,以让群众满意、呼吸到清新空气为目标,建立健全属地为主、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为全力推进治污减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区级有关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亲自带队组织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加大燃煤污染治理力度。通过细化责任、部门督办、现场指导、跟踪落实、资金扶持等措施,目前,阎良区2014年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已完成30台194蒸吨,其中完成市级下达任务26台178蒸吨,任务外锅炉拆除4台16蒸吨,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71.2%。同时加快建设城北供热中心,实现大集中供热代替小集中供热,有效解决燃煤锅炉拆改后的供热需求。强化对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设施运行的动态监管,对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处理设施开展提标改造,西飞热力公司660锅炉房2台100蒸吨燃煤锅炉降氮脱硝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前建成投运,确保烟尘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是加强扬尘污染专项防治。治污减霾五个督导组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力度,抓住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难点,重点加强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所造成扬尘污染的控制力度,严格要求施工场所围档、出入口和场内道路硬化、渣土料堆覆盖、拆迁工地湿法作业、驶出工地车辆冲洗五个方面必须达到100%,对达不到防尘要求的施工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协调市容部门加强道路清洗、保洁和洒水次数,对带泥带土上路、高尖装载、沿路抛洒的渣土车加大查处力度,控制道路扬尘。由区级领导带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明查暗查相结合,发现问题,现场查处,督促整改,确保落实防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四是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对栎阳桥清河沿线违法小塑料颗粒厂,采取切断生产电路、没收非法加工设备、拆除生产线等强制关闭措施,同时将死灰复燃的小塑料颗粒厂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彻底解决违法小作坊环境污染问题。结合环保专项行动排查工作,环保、所在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武屯镇任张村原造纸厂内违法小作坊进行取缔关闭,切实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
五是实现生物质禁烧长效化。在夏季禁烧期间,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秸秆焚烧情况的现场巡查,坚持疏堵结合,确保实现夏季秸秆禁烧零着火点。增强社会监督,鼓励和支持公众举报焚烧行为,畅通投诉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及时赶赴现场查处,同时深入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监管,形成了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禁烧机制。
六是深化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在顺利完成全区32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汽修行业喷漆废气专项整治,通过提升行业生产工艺,完善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进一步减少有机废气排放量,目前,2个汽修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重点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产生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废气收集、处理设施是否与生产同步运行,同时严查露天喷漆等违法行为,要求汽修企业规范处置废气机油、废轮胎、废电池、废配件,保证其可回收利用。
七是持续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对城区临街餐饮门店、烧烤摊点使用清洁燃料和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上门入户宣传,签订治理承诺书,全区30余家中等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取缔未使用清洁燃料经营户18家,整改23家,烧烤摊点均已整改到位,清洁能源使用率达100﹪。
八是强化考核问责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工作力度,将治污减霾工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由治污减霾办联合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监察局、区考核办、五个督导组开展月考核,同时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镇街环保监督员以及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环保的积极性,加强对全区治污减霾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问责问效,召开月度联席会议,通报日常检查和月度大检查情况,对一些长期以来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和屡次违反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严肃查处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对职能责任部门按照相关责任追究办法给予效能处理,确保治污减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九是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开设治污减霾专栏,及时反映治污减霾工作动态,加强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公众服务,引导全社会关心参与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走进社区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辖区各镇街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五进活动,宣传治污减霾工作,共展出治污减霾展板10余块,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4000余册、治污减霾宣传画100余张、环保购物袋500个,并向群众积极讲解PM2.5、雾霾的概念、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主动举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