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前的臭水沟不见了,老师和学生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过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教育局积极改造武屯红丰小学门口污水渠,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只是区教育局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方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区教育局围绕三进三问求意见,立查立改见实效,实实在在找准问题,认认真真抓整改。深入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了解群众在子女入学、学校管理及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最需要、最期盼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调动党员群众为全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切实解决群众在教育方面的难事,贴心为教师、学生及家长办实事。
优化服务资源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今年咱阎良开办了高新一中阎良合作班,咱在家门口就能上重点,再也不用让娃到西安上学了。
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区教育局深入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并率先建立了跨区大学区交流合作,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和与西安主城区的差距。今年以来,全区各学区积极开展大学区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公开课108次、示范课42 次、观摩课53 次,不断增强校际之间合作交流。同时,积极推进名校引进工程,深化与西安高新一中、第一保育院等知名学校、幼儿园的合作,不断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有效扩展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遏制了择校和生源流失愈演愈烈的势头。
细化服务举措 搭建服务群众的便民桥
现在办个助学贷款真方便,我和娃在咱教育局楼上就签订了贷款合同。一位刚刚办理完助学贷款的家长高兴地说到。以前办理助学贷款,学生家长总是多方打听,跑多个部门才能办理完成。现在,区教育局推行科室主动服务,积极扩宽宣传面,公开助学贷款信息、办理程序、联系电话等,将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极大方便了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实际困难。
群众路线开展以来,区教育局把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科室办事效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太少了,希望教育局能给我们多创造一些机会。针对这一问题,区教育局在强化国家和省市培训项目的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从细节入手,为教师提供培训服务。走出去就是每年选派骨干校长和教师赴北京、上海、深圳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交流,为阎良教育引进活水。请进来,则是在认真了解摸底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坚持每年举办教育发展论坛,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阎把脉指导,为教师答疑解惑,更新理念。同时,积极发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平台,全方位、多层次举办学区教学座谈会43 次、研讨会36 次、培训会33 次、报告会21 场,推行大学区校长教师交流,为教师交流学习建立良好平台,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
拓展服务渠道 素质教育开出幸福花
武屯镇中心小学开设了乡村少年宫,我们做家长的也不用为照看不上孩子发愁了。针对农村学生暑期教育问题,区教育局在武屯中心小学开办暑期乡村少年宫活动,每周二、周日上午定期开展活动,设立观影互动、航模制作、自制环保时装秀等7 个兴趣小组,学生可自愿免费报名。活动开展来,参加人数达到800 余人次,其中大多数为当地的留守儿童。此项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村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对内查摆问题,改进作风,围绕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深挖四风问题根源,针对性抓好整改,做到标本兼治;对外提升服务,推动工作,树立形象,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优化教育环境,使得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