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古典交辉现代 碑林区文化发展正当时

2014-09-05 17:08  兵马俑在线

“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书院门,古巷悠悠,伸向远方,关中书院的光影摇曳。青砖小道上还残留文人墨客渐行渐远的背影,浪漫柔情的咖啡香气已将思绪拉入充沛丰盈的都市生活,西安有条德福巷,置身巷内,咖啡和茶语,现代与古典,感受着欧陆风情,找寻记忆的滋味,这里是清闲的、舒缓的……漫步在西安市碑林区——这个古城西安最繁华的闹市所在,书院门、德福巷、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陕西动漫产业平台、环球城国际大马戏,沉甸甸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气息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五个提升”——文化产业加速度】

地处核心城区的碑林区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安集对外开放、商业流通、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区域,这里有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近年来,碑林区文化工作者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美丽城区”的宏伟目标,践行科学发展观,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更是成为了碑林区文化工作者和全区62万人民的自信与自觉。

坚持“创新体制、重组资源、优化结构、拓展空间”,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碑林区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五个“新提升”:文化产业总量规模有了新提升,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3年同比增长达到27.4%,文化产业生产总值超过74.03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8.64%提高到14.1%;文化产业新业态比重有了新提升,传媒企业产值比重持续扩大,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创意设计、多媒体制作、动漫游戏等文化新业态发展提速;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有了新提升,地区文化企业连续参加中国西部文博会、西洽会等重点招商展会,推动区域特色文化走出去,拓宽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有了新提升,通过政策扶持,开展多元化经营,培植了一批业态多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德福巷咖啡休闲一条街、陕西动漫产业平台、碑林科技产业园、永宁文化公司、环球城国际大马戏,分别被确定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成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改革,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软件正版化等工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环大学产业带——创新驱动“心”引擎】

碑林区辖区内共有17所高校,131家科研机构,3万多名科研人员,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人才密集,科技成果汇聚。为了进一步统筹科技资源、促进转型发展、打造出“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区,碑林区于2013年伊始开始建设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工作。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是在中心城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背景下建设的知识密集型园区,呈现出产城融合、统筹资源、智力密集的特点,按照“三区一轴多园”的空间构架建立。“三区”,是指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创意研发产业聚集区;一轴,是以友谊路轴线,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发展“地铁经济”;多个科技创业园区在东、中、西三大产业聚集区和辐射范围内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大学科技园和各类科技创业园区。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项目的启动,给创业人才提供可高效利用的科技资源、创业环境,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14年,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西北工业大学创新科技大楼、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地等6个项目的规划建设已经启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大厦、省测绘局文一路周边改造等项目也正在加快筹划,创新创业特别社区投入运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完善,市区校联动机制初步形成。

【动漫平台——文化、科技、创意共举】

文化、科技、创意,如何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出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兴产业?这是碑林区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的机遇面前,2008年底,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建成了。

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服务外包产业,2012年10月,被国家人社部认定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完成了云计算平台的升级;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西安原创动漫大赛”;园区企业作品亮相“法国安纳西动画节”及“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等国际动漫赛事;落实扶持资金近200万元。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已成为碑林区文化创意产业进程中响当当的项目。这个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新型产业基地,赢得了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殊荣。

【文化旅游——古典现代两生花】

走在青石堆砌的街道上,看书院门亭台楼阁的仿古建筑,仿似见到明清最高学府关中书院人声鼎沸的模样;听,婉转凄美的折子戏,还依然在古老的顺城巷回荡;嗅,德福巷清晨飘来咖啡浓郁的香气;品,这座积淀千年的古城与现代结合的锦绣生活。以南门为中心,以书院门、碑林博物馆、湘子庙、德福巷为东西两翼,这个辐射四周的中心旅游区早已成为西安市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碑林区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加快了旅游特色街区建设。完成书院门楹联文化特色街区工程,扶持于右任纪念馆运营开放,展现书院门街区历史文化和商业氛围。提升德福巷街区品位,打响“咖啡飘香,德福永驻”品牌。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标识一期设立工作,南院门、书院门、湘子庙街、柏树林四条街区标识设立已经完成。其中,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德福巷咖啡休闲一条街已被确定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对古典与现代交织而生的姊妹花与她们辐射出的旅游文化资源,已成为西安这座旅游城市的文化地标,为碑林的文化旅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演艺——休闲文化特色品牌】

文化娱乐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碑林区的文化娱乐业呈现着稳步增长的态势。东大街、南大街,早已成为西安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不夜城”,代表着传统文化娱乐的发展。

2012年,一个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环球城国际大马戏落户碑林区,进一步满足大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作品《大西安》是环球城国际大马戏的第三部作品,《大西安》创造性的采用历史穿越主题,在节目中特别融入了秦汉唐的历史文化亮点,兵马俑“复活”更是让观众们啧啧称奇。精彩绝伦的马术、惊险的空中飞人等,将西安的古老文化与现代之美惟妙惟肖的展示在观众眼前。2013年《大西安》获得“陕西旅游百强榜”之“十佳旅游文化品牌”称号。碑林区文体局局长王宗会告诉记者:“环球城国际大马戏,对于西安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来说是一种补充,它的表演形式不同于老旧的马戏团,水平很高,门类很多,可以给西安的老百姓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和文化冲击。”文化娱乐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对整合文化资源、提高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实现了现代都市商务活动和文化娱乐的相互交融,打造出了具有碑林特色的休闲文化品牌。

【多举措为文化大发展保驾护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碑林区全区上下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济文化协调同步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决策,成立由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经营者组成的碑林区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机构,为政府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政策等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政府统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国有、民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筹资和招商引资力度,保护和开发区内具有旅游价值的宗教文化场所,形成真正能体现古城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旅游和现代都市商务观光游览交融一体、和谐互补的旅游文化产业带。充分挖掘和发挥碑林区高等院校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资源,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促进碑林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记者 樊蓉 实习生 陈莹)(2014年9月5日《陕西日报》13版)

全站热点
灞源镇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动员培训会

2014-09-05 16:00阅读

县农业局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2014-09-05 11:08阅读

县安监局创新工作模式微信平台组织学习安全知识

2014-09-04 19:51阅读

西安市莲湖区(8.23-8.29)生活必需品监测分析

2014-09-04 17:29阅读

不骄不躁 再创佳绩

2014-08-27 19:09阅读

区气象局多举措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014-08-27 17: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