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巷48号院原本是鞋帽公司家属院,住着55户居民,因为小区建成时间已久,内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出现“内伤”,致使前段时间小区里闹起了“水荒”。连续停水五天,可听说要想恢复供水就得更换供水管道,费用需要全体居民均摊,大家打起了退堂鼓,宁愿提水过日子也不愿自掏腰包。得知居民没水用,社区和街道办急了,出资找来工程队连夜为供水管网“疗伤”,第二天凌晨小区恢复了供水。
“家里连着停水5天,只能到小区大门口接水,每天提着水壶水桶楼上楼下四五趟,太折磨人了。”说起前几天停水的日子,居民张阿姨不停地摇头。停水以后物业公司找来专业管道工人检查,对方说管道老化,无法正常加压供水,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得重新更换管道。“那就赶紧换吧!”维修人员的建议得到居民们异口同声的认同,可是说到费用问题时,大家又产生了分歧。小区物业和鞋帽公司要求居民平摊费用,但居民认为单位应该承担,让个人掏腰包不可行。没人愿意出钱,修水管的事就搁置了下来。
后来,开通巷社区得知48号院的情况后,社区主任王玉梅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柏树林街道办事处,请来专业维修人员进入小区查找停水原因。开挖路面,更换管道,维修供水设施,工作人员连续施工7个小时,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完成管道更换工程,55户居民家恢复了供水。“小区里住着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要是再不来水,生活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居民陈大爷说,现在社区出面又出钱又出力,确实解决了大家的生活难题。
“老旧小区不比有专业物管公司的商业小区,大多没有大修基金,要是遇上水、电、煤气需要出资维修的事,就得居民集资,但是每次都让大家掏钱,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都不太情愿,甚至还很不理解。”王玉梅说,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社区必须第一时间出面协调,出钱出力也是常有的事。记者 龚伟芳(2014年9月4日《西安晚报》社区生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