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莲湖路第四社区,只要谈到社区民警李小菊,居民们无人不知,都称赞她社区工作细致认真,为百姓办事像对自家人一样亲切周到。微笑是她的名片,真诚是她的座右铭。李小菊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工作理念: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真心贴近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在扎实开展社区工作的同时,李小菊凭借勇于创新的一股干劲,不断出新点子,走新路子。
李小菊分管的莲湖路第四社区位于莲湖路西段,社区地势低洼、多属无上级主管部门、无小区物业、无门卫的老旧社区,老住户多已搬走,现住户多为租住户,又紧邻莲湖路,原来盗窃案件频发,管理难度大,群众反映差。如何把这样一个治安环境差,流动人口数量大,群众不满意的社区管好,把流动人口管住,李小菊深感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不轻。
2011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社区管理创新”,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层上,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老旧城区、创建现代化大都市的社区管理之路,确实是一个艰苦、复杂的巨大工程,多数条件好的社区都不愿意试点,感觉政策不到位、相关规定尚不健全,可能最后还是出力不讨好,可李小菊不这样认为,她主动请缨,勇挑重担,积极要求由她来试点。
掌握社区第一手全面、真实的数据信息是社区创新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李小菊积极协调社区工作人员和居、家委会主任,楼长等多方力量,对辖区16个居民家属院,144个商业门店,进行了逐门逐户逐店的地毯式入户调查,入户调查摸排登记各类出租户459户。入户调查资料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表”工作原则和要求,全部装入档案盒,并建立了电子档案。
为了让辖区群众了解和支持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试点工作的开展,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李小菊先后召开驻地单位负责人及社区家委会积极分子会议,宣传开展试点工作的意义,指导做好入户及信息采集、登记注意事项等工作。
李小菊认为流动人口管理就是要跑得勤,很多流动人口在家时间不固定,有的早出晚归,有的夜班晚上不在家,很难一次上门就能够见到人,李小菊带领辅警多次在不同时间段对辖区居民院落住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落实,登记过程中充分利用分局上网本及时对人员核查,发现违法分子及重点人员重点关注,并在核查中抓获逃犯两名。因为有了细致的工作,李小菊掌握了辖区暂住人员详细资料并对出租户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对人员的管理做到了心中有数,对辖区内“四小”场所及时排查发现隐患,建立台帐,签订消防责任书。
为了逐步巩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效应,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在驻地单位家属院及居民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建立义务巡逻队,先后在莲湖路249号、295号、297号院落安装了电子门和磁卡门,通过入户、入院门禁系统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加强院落及住户的安全防范措施。“一卡管人”推行以来,这些院落未发生入户盗窃案件,同行业其他单位多次到莲四警务室学习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
通过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李小菊以她创新的工作方法得到群众的肯定,为社区警务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