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7月1日-7月29日),蓝田县平均气温28.7℃,较历年同期偏高2.2℃,除灞源、蓝桥2镇外,蓝田县其他20个镇7月份月平均气温均在27.0℃以上,尤其蓝田县城区、洩湖、华胥等区域月平均气温达30.0℃。蓝田县先后出现大于35℃的高温天气19天,最长高温持续时间达10天,是30年来同期月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同时,7月以来,高温天气持续期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25-35%的较低水平,因此高温天气主要表现为干热特征。
入汛以来(6月1日-7月29日)蓝田县平均降水量98.3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少5-6成,是蓝田县近16年来降水量最少的一年。根据最新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显示,近10天蓝田县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下降趋势明显,由于近期高温少雨,光照充足,蒸发量大,土壤失水较快,蓝田县降水较少区域出现伏旱更为明显,不利于秋粮作物正常生长。
截止7月29日20时,7月份蓝田县共发布高温预警信号10次、干旱橙色预警信号1次。其中,7月15日-7月22日连续9天出现高温天气,其中红色2期,橙色4期,黄色4期。针对持续的高温伏旱天气,蓝田县气象局于7月29日向政府上报了《蓝田县气象局关于关于近期高温伏旱及未来天气预测的报告》(蓝气字〔2014〕9号);向县委、县政府及县级领导报送了关于近期高温伏旱天气状况及应对措施的《送阅件》;同时也发送给县级个部门。
通过手机短信共发送高温气象预警信息、干旱预警信息8784余条,编发气象预报21960条,强对流短时临近预报9568条;制作《气象预警信号》11期,《解除预警信号》1期,《每周预报》4期;向县领导、乡镇领导、相关部门、信息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通过手机短信发布48小时天气预报;并于7月28日13时2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Ⅲ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