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了解情况、打扫院落卫生、多种事项盖章……社区负责的这些琐事、小事,却是与每位居民息息相关的大事。请跟着记者的脚步,看看社区工作者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社区这一天
■记者 张奂雅 实习生 窦鹏
早8:40 辖区入户
清晨的东木头市早市人头攒动,街道东边是碑林区柏树林街道端履门社区的所在地。刚上班十分钟,社区主任张彬就和干部孙寸芬出了门,“旁边院子里有个居民家被雨水淹了,前段时间修房子呢,今天差不多完工了,咱去看看。”
居民赵师傅家的平房与惠安宾馆紧靠,5月份几场大雨过后,大量雨水从惠安宾馆的房檐滴落到赵师傅家西边的墙壁,墙裂开了七八厘米的口子,“抬头就能看见天。”社区当时就与宾馆沟通赔偿事宜,面对态度极差的宾馆负责人,张彬每天一上班就来谈话,十几天后宾馆终于松口,答应出5万元给赵师傅家修葺房屋。在房屋整修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几乎天天来看进度,和赵师傅成了熟人。平房里现在已经看不出被雨水侵袭的痕迹,听赵师傅说墙壁还有点潮湿,张彬走过去摸了摸,让一同前来的孙寸芬记下了这个问题,并告诉赵师傅多开窗通风,有啥问题继续给社区反映。
没多做停留,两人继续前往城市之心小区物业办。物业和业主由于房产证问题产生了矛盾,从年初开始几户业主拒不缴纳物业费,物业也不给业主卖水电,五月份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让社区也陷入了两难,只能每天都来进行劝解。
可昨天一进物业办,就看见一位业主正和物业人员有说有笑,“还是社区出的主意好,现在问题都解决了。”原来一个多月时间,社区每天都要将物业和业主召集开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此后又为双方拟定了一份和平协议。物业办水电工刘建彬告诉记者,协议中双方利益都有顾及,双方也都决定各退一步,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早11:00 居民院落
11点的太阳近乎毒辣,可房地局家属院自管小组成员王小燕却拿着扫帚在太阳下清扫院落。
自从2013年3月院子自管小组成立后,王小燕和另外两位成员几乎每天风雨无阻地清理院落卫生。以前的11号院是人尽皆知的“脏乱差”,而且由于常年敞着坏了的大门,住户们都反映一个礼拜能被偷三次,自管小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筹集资金给院子安装了电控门,盗窃现象几乎再没出现过。
正打扫着,一户居民从门外进来,一看见王小燕就亲切地打招呼,“王师,辛苦了!今天这么热要不去我家喝口水吧?”王小燕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把门一擦就收拾完了!”
记者到省地矿局家属院时,家委会主任王秀英老人正和一户居民说着话:“要都像你一样他也多占一块,我也多占一块,咱这院子不就乱套了吗?”
原来院子东边楼房一楼一位住户想超出规定的红线多占一点空地,王秀英劝了几次,可对方置若罔闻,一次竟把这位70岁的老人推倒在地。昨天那户居民又准备动工,王秀英再次上前劝说,对方终于被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同意不再往前延伸。
王秀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这件事解决了,但还有桩心事,旁边网吧彻夜开着排气扇,噪音很大,影响了居民休息,她准备下午去和网吧协调。
下午3:30 办事大厅
“7月1日开始2015年的医保缴费,所以这两天人特别多。” 社区的医保、养老专干何璇今年刚考入社区,正在为几位居民办理医保缴费。24岁的她三两分钟就为居民贴好本年度缴费花样。其间她接了通电话,详细为一位居民介绍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区别,并告诉了对方需要准备的手续,“只要我能想到的,我都会事先跟他们说好,免得他们多跑冤枉路。”
挂下电话,大厅又来了一位想要退养老保险金的居民,他认为自己交的最高档养老保险金与别人交的低档享受的金额差不多。何璇为他分析道:“虽然您现在看着没什么收益,但我建议您资金充裕的话还是继续购买,长远来看养老还是交着好。”这位居民点了点头,说明年会听取何璇的建议选择低档缴费。
而在办事大厅另一端的计生专干张磊,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原来他正和一位居民沟通办理二胎手续的事儿。这两人都在大连打工,张磊便要到了两人的QQ号,每天在网上与二人沟通办理进度,“我现在正跟她说需要准备的材料呢,她说好多章子要在大连盖,我就让她盖好了寄过来就行。”张磊了解到目前两人的父母在西安,她说如果还缺少什么材料,自己也可以去老人家里取。
有人说,社区工作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度过一天之后,记者不禁想为这句话点个大大的赞,也为社区工作人员点个大大的赞。
(2014年7月3日《西安日报》家在社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