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成全勃)碑林区司法局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新方法新路子,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六个一”工作模式,截至今年5月,该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69人,累计解除矫正74人。全区社区矫正人员没有出现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这“六个一”是:打造一个矫正中心。该局在长乐坊司法所挂牌成立碑林区社区矫正中心,将逐步过渡为该区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和矫正人员教育管理的独立工作平台。
设立一个工作站点。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成立社区矫正工作站,协助司法所对辖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管,组织、监督矫正人员进行社区服务,会同志愿者、监护人对矫正人员进行教育帮扶。
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入矫到解矫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类型的矫正人员制定针对性强的矫正方案,并适时对矫正方案做出调整,对回归社会后的潜在风险做出预判,帮助实现预定矫正目标。
编印一本监管手册。将矫正人员登记表、矫正人员的权利义务、矫正纪律和管理制度、奖惩办法、思想汇报等14项内容统一整理成册,由矫正人员随身携带,全程记录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的思想动态、社区服务、考核奖惩等情况,成为对矫正人员进行有效监管的专有“户口簿”。
构建一个管控机制。邀请律师、警察、社区工作者、社区治保主任、中心楼长和矫正人员亲属等共同参与帮教工作,形成“六位一体”的管控机制。
搭建一个管理平台。运用飞信平台对矫正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司法所通过飞信向矫正人员发送信息,传达矫正期限、矫正监管规定、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的时间等情况,并通过飞信了解矫正人员的即时动态。 《陕西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