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建设的与城里一样漂亮,操场全是塑胶跑道,教室里窗明几净,电脑、图书、食堂等硬件设施全部符合国家配备标准,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有校车接送,大学区制度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力打造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阎良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全区每个孩子都接受优质教育。
努力建好 家门口学校。 2008 年,阎良区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规划先行、布局调整、城乡一体、全面推进的思路和加快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要求,科学制定了《阎良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92015 年)》和《定点学校标准化建设控制性详规》,做到了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特色,努力建好家门口学校。在学校建设方面,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优先启动建设条件成熟的农村定点学校,形成了建成一所,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2008 年以来,布局调整中小学36 所,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定点学校28 所,累计投资7.5 亿元,其中投入4.2 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同步充实配备教学设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区87%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
阎良校车模式安全健康运行。布局调整后,为解决部分学生上学远、不安全等新问题,先后累计投资1600 余万元,购置专用校车43 辆,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车服务全覆盖。阎良区校车服务工程采取 政府领导,部门监督,公司运营的模式,成立了校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校车管理办公室,印发了《阎良区中小学校车运行管理办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校车累计行驶280 万公里,接送学生360 万人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阎良校车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省市数十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并参加了国务院法制办召开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中央电视台先后4 次报道阎良区校车试点工程等教育工作。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声有色。高标准实施中小学体育卫生设施建设达标工程。阎良区28 所学校操场铺设了人工草坪和塑胶跑道,占中小学总数的 82.4%,所有学校建有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体质健康测试室、卫生(保健)室和足球门,所有小学配备了儿童篮球架等设施。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依托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活动中心等资源,有效增加了学生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推广实施体育艺术2+1 项目,坚持每年开展全区性的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三跳比赛、越野赛等单项赛事,每三年举办1 次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义务教育学校组建有男女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生社团,实现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项目、人人有特长。2010 年,阎良区成功承办了全国贯彻落实中央7 号文件推进现场会,得到了教育部等四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区15 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贯彻落实中央 7 号文件示范学校,4 所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荣获全国优秀案例。2014 年4 月11 日,教育部《阳光体育优秀案例》电视系列片摄制组到阎良区关山中学专题拍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大学区管理制提升教育软实力。阎良区从基础教育四个学段、区内和跨区两个层面,采取多种模式,全面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努力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差距。组建区内大学区,实施捆绑式发展,以强校带弱校;按照名校带动、借力提升的思路,积极构建跨区大学区,在小学、初中引入知名学校,建立联合办学机制,打造品牌学校,努力缩小与西安主城区的教育差距。目前,建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的区内大学区12 个,跨区大学区8 个,学前教育大学区6 个。2013 年以来,开展教师交流494 人,交流校长11 人,开展学区教研教学活动120 余次。以九统一( 即统一管理策略、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机制初步形成。2014 年4 月,在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2013 年度远程培训工作中,阎良区获得陕西省总分第一名,被评为优秀项目县。
督学责任区率先实现全覆盖。2009 年,阎良区设立了教育督导专项资金,认真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聘任专兼职督学17 名,划分督学责任区 4 个,使全区督学有了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发挥了督一方学,正一方学,兴一方学的作用,在陕西省率先实现了督学责任区全覆盖。2010 年阎良区成功承办了全国督学责任区会议,2013 年阎良区被评为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 工程先进集体,被评为 2013 年度全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区。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大家共享,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具有深远的意义。阎良区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打造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阎良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