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母女相处的记忆在28年里都是空白的,但70岁的唐登芳却露出久违的笑容。今年的端午假期,在外漂泊28年后,汉中籍流浪老人唐登芳被阎良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安全送回了家。
想方设法寻找家人
我们是在执勤的时候发现这名流浪老人的。2月27日,阎良派出所民警将一位流浪老人送到区救助站寻求帮助。
头顶的帽子已经分辨不出来是什么颜色,穿的是很不合体的蓝色大褂。工作人员杨景明给老人倒了杯热水,并拿来吃的,老人地方口音很浓,在模糊不清的发音中,根本无法核实她的身份。交谈无果。随后的几天,老人开始说了好多名字,但是到派出所后都查无此人。
她到底是哪里人?她的亲人现在又在哪里?听方言、查资料、打电话、访群众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找线索。终于从老人大量支离破碎的言辞中梳理辨别出六个字唐登元、观音镇。
工作人员立刻在网上查询,发现观音镇属于汉中市镇巴县。工作人员难以掩饰兴奋,匆匆赶到胜利路派出所户籍科查询唐登元这个名字。
确定老人家庭住址
当时调出结果,全国只有一个叫唐登元的,所在地恰好也是观音镇司戏河村。调出照片一看,大家更兴奋,居然和流浪老人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
从网上查到电话后,杨景明电话联系司戏河村村委会,得知当地确有叫唐登元、唐登芳的姊妹俩。5月19日,杨景明前往汉中镇巴。工作人员找到了唐登元,28年的分离,只记得年轻时的形象,看着相片,唐登元表情很是茫然:不像,怎么头发都白了呢?
第二天,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唐登芳的丈夫李谋典和儿子。看了照片,丈夫确定了唐登芳的身份。不管这么多年她干什么去了,只要她回来就行。34岁的儿子虽然对母亲印象不深,但却充满了亲情的期待。
救助站工作人员全程护送
端午假期这天,六点准时出发,带了食品和药物后,救助车驶向汉中方向。经过3个多小时的高速路行驶,车辆进入盘山路,路窄、弯急、坑坑洼洼。怕老人晕车呕吐,司机开得格外小心。6个多小时后车辆到达观音镇星子河村民委员会。村里的副书记刘永祥带着唐登芳的家人早早就在等候了。车一停,大伙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几十年不相见的陌生感,没有抱头痛哭的激动不已,丈夫李谋典更多的是目不转睛的关注。女儿搀扶住唐登芳,寸步不离,回家的路上女儿背起母亲,不停地比划着眼前的一草一木,努力唤醒着母亲的记忆。
本报记者谢斌通讯员冯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