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视宣传,营造氛围。街道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制定面向食品加工业、食品经销商的检查监督方案及针对辖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方案。深入辖区食品加工企业、沿街食品经营店铺,特别是辖区丰产路、石化大道等周重点道路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检查监督餐饮服务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配备情况;利用社区(村)宣传栏,在醒目位置宣传安全食品鉴别方法;目前,已在经营场所显要位置张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公示100份,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300余份。
二是建立组织,强化管理。街道成立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按照谁监管、谁服务,谁督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同时,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社区(村)工作人员的网格督导作用,对辖区食品安全商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食品安全生产、销售隐患实行现场督办和跟踪督办,确保将走访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至街道食安工作小组。督促商家落实自查制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生产的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食品贮存、运输等多项标准组织商家进行自查,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推进在一线、责任落实在一线。
三是源头治理,确保安全。街道广泛深入社区(村),开展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行动,防止家庭过期失效药品流入社会,减少随意丢弃及非法流通造成的危害,确保群众用药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发放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宣传手册、过期药品危害及处理方法、家庭储备药用药误区等宣传材料,确保公众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截至目前,已发放回收宣传手册、药品安全存放知识手册300余份,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