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3〕7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市办发〔2013〕112号)文件精神,为做好市政府下放的71项行政事权衔接入住工作,周至县政务服务中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以“无缝对接、服务为先、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为载体,做好自选动作,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4月底,市政府下放的涉及周至的42项行政事权已全部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受理,做到了下放事权“接得住、干得好”。
一是有序做好承接工作。今年2月,以县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市政府下放的审批事权,全部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针对下放的42项行政事权,政务服务中心及时召开16个部门协调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与市级部门联系,精确对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是规范进驻事项管理。在承接进驻业务中,新增服务窗口2个,新增行政许可和非许可42项。对新进事项,公示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做到了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结果、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监督渠道“九公开”。
三是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对新进窗口、人员,县政务服务中心把学习作为提升业务的重要抓手,采取专题制度培训、礼仪讲座等形式,增强新进工作人员的纪律观念,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四是全面优化服务水平。县政务服务中心对新进驻事项和办事流程,在内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并在一楼办事大厅设立服务台,专门安排两位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新进业务办理、业务讲解和办事引导服务;组织窗口在提供服务指南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温馨提示的形式将业务办理的调整、变更等情况告知办事群众。为方便办事群众提出对新业务的办理流程、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建议,中心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设立意见箱1个,在网站开通了电子意见箱,同步公开了联系电话。
截至4月底,全县有31个部门进驻大厅,设置35个服务窗口, 242个审批项目在中心“一站式”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