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范社会救助、低保等管理措施,对生活水平、收入状况发生变化的低保家庭,做到动态管理、阳光操作,最大限度提高低保覆盖率;加强低保档案管理,实行一户一档,对于审批新纳入的低保对象,依照规范统一要求建立档案,并将所有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全部录入电脑,实行动态同步管理,使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进行。
二是立足宣传阵地,通过逐家逐户宣传、设立咨询点、公布咨询电话、微信、微博等,积极宣传居民医保及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已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帮助25人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工作效率,在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医保咨询窗口,群众可以直接办理参保等相关手续。
三是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补办手续,通过现场认证、上门认证、异地认证形式,对有关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据统计,辖区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共计1103人,认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