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一个梦,西安就一直有一个“幸福林带”的梦想。
上世纪50年代,幸福路地区就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建设书写了灿烂的一笔,而从那时起,幸福林带的构想就已经成为西安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并在历次城市规划修编中保留至今,受到了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60年后的今天,梦想与现实终于得以衔接。为进一步加快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新丝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步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西安东部片区产业转型,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被列入西安市七大重点片区改造工程之一。
随着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作的启动,全长5850米的幸福林带核心项目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承载着几代人幸福梦想的幸福林带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具科学性、功能性,更具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绿色生态和改善民生目标的双赢,造福西安市民?幸福林带将如何完善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功能升级……我们不妨深入幸福林带建设背后,做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解读,看看真正的幸福林带,将如何改变一个城区、一座城市,以及城区人的未来生活。
条件已成熟 构想终落地 一条林带 激活一座城 60载期盼 东城崛起正当时
一提到东郊的幸福林带,人们在几年间对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十几年前,这个名称或多或少地让人们多了一丝失落,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幸福林带不幸福,乐居厂不乐居”;而在今天,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兴奋的词汇,随着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作的启动,它又重新回归到众人关注的视野中,更多的是无尽的期盼。
幸福林带该何去何从?这已经成了一个时代话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这一区域,始终牵动着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心。
幸福林带雏形始于1953年,由前苏联和中方专家共同提出,当时计划功能为工业区和住宅区隔离带作用,因种种原因幸福林带一直没有建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群众建设幸福林带的呼声日益强烈。
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步伐不断加快,启动幸福林带建设的条件日渐成熟。2011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把幸福林带综合改造作为支撑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板块,先期启动了前期规划设计摸底调查工作。2012年12月25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明确了该地区“一带两核两轴四中心”的功能布局。其中幸福林带确定为这次改造的核心工程,使得人们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与现实得以衔接。“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自身就面临着功能的完善,尤其是高端服务功能的完善。在这个时候提出幸福林带区域这么一个发展的概念,我觉得是恰逢其时,是顺理成章的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建平一语中的。
历史的聚光灯从来没有离开对这片热土的投射。时至今日,当再次萌发恢复林带想法的时候,仍能受到很多关注西安发展的老领导和专家的关切。市委、市政府对幸福路地区的发展也是予以极大的重视和关注,并寄予了新的期望——计划用6年时间完成这个核心区域的改造工作,把幸福林带真正打造成为我市新的城市景观和“绿色走廊”。“要借助综合改造工程,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使该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样板工程。”
日前,为进一步明确幸福林带区域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产业构建和实施路径等,更好更快地推进幸福林带地区的改造建设,西安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西安幸福林带区域发展战略专家咨询研讨会”,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齐聚古城,全面梳理该地区的发展思路,并为幸福林带建设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西安的一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对西安城东地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西安是西北地区,也是缺水缺绿的,所以这个林带的恢复对西安来说意义太重大了”。西安市政府咨询员乔征表示,把幸福林带规划好、建设好,不仅承载了几代西安人的梦想,更是建设美丽西安的重大决策。同时,幸福林带建设对于助力治污减霾、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美丽西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新的发展脉络面前,新城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这片面积17.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开启一个关于“幸福林带”的梦想。
规划愿景图 解读幸福梦 一张蓝图 开启城东幸福路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新地标
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上,一座集总部经济、商贸服务、军品研发、绿色观光、都市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态怡人之地、智能低碳之所、活力幸福之城,正在古城东部加速崛起。
幸福路区域综合改造按照“一带贯连、两核簇拥、数心联动、片区聚合”的布局,范围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东起铁路专用线,西至金花路连接东二环,规划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一带,即沿幸福林带形成的生态景观带;两核,即围绕长乐路立交和咸宁路立交形成的商务办公核心和金融服务核心;数心,即各功能板块聚集中心;五片区,即由北至南依次为总部办公区、中央商务区、特色精品商贸区、金融服务区、都市休闲区。
幸福之城,必是优美绿色的生态怡人之地。如果说在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的进程中,幸福路区域改造提升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其核心工程“幸福林带”建设,必将成为西安生态布局中的灵魂纽带。平均140米宽的幸福林带犹如绿色长廊,在幸福路和万寿路之间绵延近6公里,北起华清东路,南至新兴南路。漫步林带,绿地广场乔灌相拥,城市公园阡陌相连,一座生态观赏之城跃然城东。对于缺水缺绿的西北城市而言,这座横穿城区南北的绿色大动脉,将成为西安构建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支点。
幸福之城,必然是聚财聚福的活力之城。幸福林带区域发展规划,以幸福林带两侧的幸福路和万寿路为轴,打造商务总部经济带,承载着幸福路地区的综合商贸、商务以及片区商业服务功能,成为西安总部经济的高地,而沿咸宁路和长乐路十字将形成两大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商贸区。其中,围绕着咸宁路核心区,将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端的商业区和办公配套区,形成金融服务区;围绕着长乐路十字核心区,将结合保留建筑和环境优势,建设文化体验,军工博物馆和文化创意区,形成特色商贸区。
幸福之城,必然是便捷智能的低碳之所。四易其稿最终尘埃落定,幸福林带区域改造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其生态、节约、高端的主旨贯穿于整个规划中。作为承载城东与城区的纽带,科学的交通路网规划及其倡导的低碳出行理念,成为城市规划的典范。按照“三横两纵”的区内道路骨架,将形成区域外环快速通道,实现过境车辆外围疏散;倡导公交优先,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实现地铁公交便捷换乘、公交零换乘的公共交通体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结合重要节点、地铁换乘站点设置停车库,构建便捷静态交通系统。同时,规划突显生态智能绿色市政理念,在初步规划中就将共同管沟布局作为考虑的重要部分,避免重复开挖带来的交通问题和资源浪费现象;再生水利用项目也将用于工业低质用水、建筑冲厕、绿化、道路浇洒、景观河道补水。
民生优先 注重幸福感 搬迁转型 推动新一轮发展 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高地
随着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的全面启动,首先面临的就是区域征地拆迁和企业、居民的安置问题。如何让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实现有序搬迁、稳定搬迁?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可谓是做了不少功课。
据了解,和幸福林带改造息息相关的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范围涉及30个社区、15个城中村,约25万人。其中东方、秦川、华山、西光、昆仑、黄河6大军工企业和陕汽、杨森等规模以上企业75家也在改造范围内,如此密集的工业分布,在西安市目前的旧城改造中还无前例。在这项浩大的工程背后,寄托着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幸福路地区发展的期望——作为地方经济腾飞“新引擎”,受惠者首先应是区域内的百姓。
“实施整体搬迁是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为辖区未来发展提供空间。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正如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所言,本着“为民惠民”的原则,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大拆大建式的激进做法,而是在充分听取民意和进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关工作。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是这次征迁的工作主线。经过深入摸底调查和反复讨论,拆迁项目部制定了合理惠民的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同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按照靠近中心城区、方便群众生活生产的原则,幸福林带安置小区建设在长乐新城和东等驾坡。其中,长乐新城安置小区位于韩森路与公园南路交会处,周边5大公园环绕;东等驾坡村安置小区位于西影路延伸段,南北均临规划路,东南毗邻浐灞生态区。
“幸福林带建设是西安的大事,对我们的发展也有好处,理应支持。”新城区居民兀先生,是征迁所涉及的25万居民之一。看着整体搬迁项目的巨大效果图,他满心期待着规划早点变成现实,希望早日感受到这一民生项目的实惠。
与征迁安置同步进行的,是产业融合互动、资源集约利用、城市健康发展的全新探索。“做新型城镇化规划或城市改造区规划,一定要考虑产业支撑、产业发展,一定要在提升建设的同时,让这个地方更富裕,让老百姓有立身之本。”在专家们看来,幸福路林带规划就破解了“富改造、穷生活”的困局。按照规划,幸福林带建设将实现产林融合、以林养产以产促林的发展模式。同时,作为都市生活区,在产业业态的选择上,也注重发展服务于普通市民的一般商业活动。
新一轮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如今的新城大地,处处涌动着为振兴老工业区、建设幸福林带团结奋进、拼搏奉献的热潮。
专 家 观 点群策群力 共谋“幸福”文章
西安提出幸福林带建设是好事情、好题目、别做坏,在改造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的复杂度要再进一步论证,认清项目功能、发展定位,在整个规模化建设当中别做假生态,一定注意文化传承,注意基础设施完善。希望幸福林建设能把握好节奏,不要大拆大建,自然生成更有味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 唐凯
西安有一条幸福林带,很多老西安对此都耳熟能详,这个区域一度是西安最有活力、最有发展和欣欣向荣的区域之一。要把幸福林带规划好、建设好,一定要还它本来面目,要还回“幸福”二字,还回绿色。 ——西安市政府咨询员 乔征
衡量幸福林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形成一个林带、一块绿地,而是能不能为两侧功能的置换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收益。——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富海
要在林带上真正做幸福的文章,一张蓝图干到底。林带规划要与大西安规划接轨,首先,林带就是林带,这个性质不能变。其次,要把林带的文化做大做强,做好区域的城市文化设计,突出西安的东城特色;同时,要重视产业转型,业态的选择既要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又要相互协调。——西安市规划局原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和红星
幸福林带不应该仅仅是一个隔离带,而是整个城市的绿带的一部分,是西安市整个生态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希望林带建设在生态功能、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兼顾商业功能和居住生活功能。——西安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 吕仁义
幸福林带区域在交通设计当中一定要抛弃当前城市设计当中以车为主的设计理念,应当以人们自然生活为主要切入点。区域生态环境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力争宜人、宜居、宜游。——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 晏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