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辛劳留给自己 把平安送给百姓
公安阎良分局两率一度全市第一是如何做到的?
2013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两率一度测评中,西安市阎良区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93.19%,排名全市第一,对公安系统整体形象的满意度为75.17%,排名全市第一,对交警系统整体形象的满意度为77.80%,排名全市第一。公安阎良分局两率一度综合排名全市第一。阎良分局局长赵亚平形象地比喻到:社区警务就象是龙头,打击、防范、管理、服务是了龙爪,队伍建设是龙身,两率一度是龙尾。 龙头抓住了,才能做到耳聪目明,龙爪才能有的放矢、准确有力,龙身才能矫健强壮、百毒不侵。在龙头、龙爪龙身的驱动下,龙尾才能越舞越自如,越舞越精彩。
凡人善举谱忠诚 民调评警暖人心
以百千万大回访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和家门口派出所建设,在社区积极开展民调评警,由社区群众对警务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分局广大社区民警扎根社区,贴近群众,按照社会治安精细化治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实施社区网格化动态管理、立体化治安防控和一站式贴心服务,形成了一批具有阎良地域特色的工作方法。
是民警老孟给了我又一次生命!张永祥老人逢人便提起老民警孟新民。老孟已年届年近花甲,是凌云路派出所航苑社区民警。物业在小区搞开发,五十多名施工人员进进出出,小区秩序混乱;天然气公司在小区接口施工,损害小区业主利益;物业公司和业主因门面房开发产生矛盾凭着一份倔强和责任,老孟每每接到群众的诉求,都要详细了解,帮助协调,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是名符其实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2011年9月的一天,孟新民如往常一样在航苑社区入户走访,当他走到1714栋一单元张永祥家门口正准备敲门时,发现老张家门虚掩着,孟新民小心翼翼的推门进屋,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只见老张身体半蜷,一手僵硬地死死抓住电话柄,原本套在电话柄上印有平安宣传和自己电话号码的话柄套散落一旁,孟新民判断,老张很有可能是突发性心梗或脑梗,他急忙扶老张躺在沙发上,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给老张含在舌底,并以最快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第二天,待张大爷转危为安,孟新民才独自离开了医院。
兴飞社区有一支平均年龄70余岁的退休老党员组成的红袖标义务巡逻队,他们的领队,便是阎良分局胜利路派出所兴飞社区的社区民警史志华。时刻想着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天寒,这支义务巡逻队守护了兴飞社区连续70个月的零发案。
小区17栋的王某一家生活贫困,老伴双目失明,女儿智障,特别是儿子任某刑满释放被单位开除,导致她烦闷苦恼,经常因小事在小区里撒泼骂街,制造邻里矛盾,社区居民见了都躲着走。史志华决心从帮教王某的儿子任某入手,在他和社区干部的积极协调下,物业减免了王某家的物业费和取暖费,还让其女儿帮忙看管小区的自行车补贴家用。与此同时,史志华积极协调街道办,一次性给王某一家四口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王某在史志华面前感动的老泪纵横,任某握着史志华的手:史警官,我对不起你,今后我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我还算人吗!
七年如一日,兴飞社区有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史志华定期找他们逐个谈心,了解思想动态,积极帮扶教育,为其中的生活困难者争取办理低保并协调解决工作,我其实真的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分局推行的民警、司法、社区干部、有威信的群众组成的联调工作法将许多矛盾都化解在了内部,解决在了基层,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史志华如是说。
创新机制促防范真情为民保平安
深入推进大巡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网格化巡逻手段,以巡逻民警巡住线,治安卡口扎住点、视频监控连成片、电子围栏保平安为目标,阎良分局根据季节性、时段性发案特点灵活调配巡警、交警和派出所巡逻警力。通过防线前移,分局所辖村组其中有31个实现了零发案。
结合辖区发案特点,科学规划巡逻路线时段,打防结合,以防带打,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2013年12月3日,已是凌晨2点多,阎良分局民警慕潇、杨阳、孙亚国在巡逻中发现南良村道路旁停放着一辆黑色小轿车,车牌被报纸遮的严严实实。巡逻民警觉得非常可疑,小心靠近车辆准备进行检查,正在此时,车内三名男子突然弃车逃跑,民警立即追赶,将其中一名嫌疑人现场抓获,在嫌疑车辆内查获了大量被割断的通信电缆及钢钳、破坏剪等作案工具。经过进一步审查,犯罪嫌疑人向民警交代了他们盗窃通信电缆的违法犯罪事实。
除了密织巡防网络,分局上下更是树立了打防结合,防范在先的工作理念。阎良区各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对一张《公安告知单》都再熟悉不过,凡是群众到银行汇款,都要填写一份,这张告知单上详细的印有电信诈骗手段的介绍和警方提醒,结合分局印发在全区所有ATM网点张贴的温馨提示,提高了群众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遏制了电信诈骗的发案率。
民生警务接地气平安宣传聚人气
阎良分局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推行网上警务室,坚持节假日开设办证窗口,组织送证上门服务。于此同时,普法宣传进社区、便民服务进村组,平安宣传随处见等一系列实效措施,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间。
绳张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为了出行方便购买摩托车载人拉货,几乎无一例外均未办理号牌,很多人也没有申领驾驶证,遇到交警查处违法违规,一些村民不仅不配合,还理直气壮:我自己花钱买个摩托车骑,又没影响别人,凭什么处罚我?针对辖区村民法治意识淡薄,阎良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前后四次,历时两周入村进行法治宣传,把车管所搬到了村民家门口,现场为村民办理摩托车上户,还减免了部分费用。等到发放车牌的时候,民警又循循善诱,告知村民学习申领驾驶证的必要性,并且为村民集中学习协调了驾校,方便了村民学习,保障了交通安全。
北屯派出所的驻村民警曹望庆,为了解决村民奶牛被盗的难题,将全村各家村民的奶牛集中在一起,建起了远近闻名的牛托所。几年的时间里,曹望庆先后协调村委会、住建部门、交通部门为村民建了篮球场,硬化了入村公路,以一位先行者的姿态,改变了整个北屯村的村风村貌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这些真实的写照,仅仅是阎良分局全体干警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善良阳光,朴实敬业,是鲜活的生命,更是生动的个体,是敞亮的情怀,更是神圣的象征。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分局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导控工作,通过飞机城论坛航空城信息网阎良百姓网阎良之窗阎良100网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法律法规、便民举措等服务信息,办理回复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焦点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和难题。
2011年7月,分局交警大队在飞机城论坛上开通了交通安全你我他栏目,与网民保持常态互动,定期发布、更新交通信息,解决市民反映的交通问题,对属于公安业务并能立即改正的立即改正,并及时向网民回复;对不属公安业务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仅,2013年,向网民发布交通安全注意事项198条,解答回复网民提出的各类交通问题158件,该栏目点击率达到20多万次,受到了网民的普遍好评。3月5日,网友niyabuzui720在飞机城论坛发帖说:为什么只有交警大队在网上有板块,还是比较方便,有问必答,区上那么多窗口单位就不能在网上开设板块回答百姓疑问及一些反馈问题。
围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人民满意队伍,全面提升两率一度,公安阎良分局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诉求。这支优秀的队伍,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心里最高的位置,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