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群众看到一排排整齐矗立的电杆,一道道银色的线路纵横在村道上空,一个个白色表箱贴在墙上,给村子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村民们感慨地说:“国家的惠农政策就是好,不用掏一分钱,给村民把线路改造的这么好,我们要感谢供电员工,感谢国家对农村用电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村的灯更亮了,以后买家电再也不用考虑电压低的问题,石榴树的种植浇灌也敢用电了。”这是3月31日,笔者在临潼区斜口镇高沟村二组采访时,村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言。
据悉,高沟村二组变地处沟壑之中,电力始建于60年代初架设线路与后来未改造完的简改线路交混用着,属小队管理的专变,全村人以种植石榴和养猪为主导产业。台区主干线、下户线径小,私拉乱接多,线路老化严重,线损居高不下,负荷严重过载,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频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户不断增加,线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2014年,供电临潼公司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过负荷、卡脖子问题,将高沟村二组变列入低电压改造范围。
改造过程中,村民群众不理解,这个拦、那个挡,处处叼难受阻。该公司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就你门村目前用电现状家用电器都带不起,还谈搞什么经济建设。一席话说到了村民群众的心坎上,不再阻难供电人员施工,才使该村低电压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高沟村二组地势高低错纵复杂,拐弯较多,再加上因拆迁,临建房到处都是,给杆坑定位和线路走径带来许多困难,施工人员想方设法,才确定了施工方案。从3月25日至28日对该台区线路设备进行彻底改造,共立杆27基,其中中端加强杆14基,架设线路29档,安装表箱123个,下户线全部采用集束导线。改造后的线路设备整齐、美观、大方,改变了整个村子的新面貌;而且电压稳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有了盼头。
截止笔者发稿时,该公司根据2014年春季检修工作计划对城区、代王、土桥、北田等13个台区的低电压、卡脖子问题同时展开改造,彻底排除农村用电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农村用电质量,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可靠电力支撑。
(供电临潼公司 潘世策)